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达人秀
日期: 10年10月4期
【三千院】陈骏
上海的电视台推出了一档新的娱乐节目,叫《中国达人秀》。达人秀,顾名思义表演的都是绝活,达凡人所不能,秀本人之特技。满台的新鲜感,让我一口气看了六场选拔赛的视频,原来大陆的电视舞台也是可以这样玩的。虽说总体格局也是拷贝西洋文化拿来就用,不过这次花了200万大洋从英国人那里买了版权,盗版大国终于和国际正式接轨了一回。
低俗么?我一度对这个概念有点矛盾。从来就对低俗的无厘头搞笑不屑一顾,并且始终拒绝春节晚会的寓教于乐。但是自小又喜欢看沪上的滑稽戏,夸张讽刺哈哈大笑。现在我明白了所谓的矛盾产生于对低俗的界定和宽容的界限。在我的个人字典里,春晚就是低俗,电视就是灌输,属于应该取缔或者抵抗的东西,而真正的幽默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当然这纯属个人偏爱或者偏见。
这个吸引我的达人秀的一大特点就是坚持草根路线,展现原生状态。达人秀节目请了三个野路子名人当评委再加一个老练的年轻主持人,主持人一反常规地站在侧幕煽风点火,现场还有一些瞎起哄的观众,一台戏就这样红火起来了。主角都是身怀绝技口气力气非常大的牛人:我能行,我是最强的,我是独特的,我会得到幸福的......从成功人士千万富翁到学生民工贩夫走卒,一个比一个更加自信,过度自信。他们有展现自己特技的实力或本钱,在舞台上肆无忌惮地袒露自己的生活梦想和快乐指数。
评委在现场随意地插科打诨,编导则故意把传统选秀的严肃规则打破,在网络上散布了很多幕后镜头,甚至刻意把破绽放出来。这种做法,被评论家视为先锋派意识,就像一些现代派酒吧喜欢把不堪入目的管道暴露出来,这种毛坯会让观众会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回到公园广场大街弄堂,自娱自乐的市民在表演节目有人围观有人撬边,诱惑你往选手面前的帽子里扔几个铜板。新奇和好玩永远是吸引观众的强力磁场。评委周立波就感慨万千地在微博留言:“达人秀的精彩之处在于你永远无法预知下面会发生什么状况。”无法预知也包括个别选手因不满评判而大闹赛场。
首轮筛选的结果有人欢喜有人愁。网络上持反对意见的认为故事型的感情类选手好像略占便宜。让观众对达人秀的评选标准产生了疑问。不就是纯粹的娱乐,加上了一点主旋律?娱乐有什么不好,即便是恶搞也比假正经更加崇高。鼓舞人心健康向上,多行善举少做坏事,更应是顺理成章理直气壮的。这正是达人秀的另一个特点:摒弃传统说教,励志熔于娱乐。
多少年以来,央视的赵忠祥们有意无意地娱乐不忘说教,倪萍大妈式的煽情已经令人彻底恶心。达人秀则在娱乐搞笑中传递励志信息。那对声称不需要怜悯的独腿单臂衍生出完美无缺的双人舞使人耳目一新,那位用双脚来弹奏钢琴的断臂青年直说要么去死要么精彩地活著更是让人心惊肉跳,无论是看起来寻常平实的深圳民工的街舞,还是打破常规的时尚七老太的性感肚皮舞,都明白无误地告诉观众:人生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都可以活出自己的独特和精彩来。《读者》风味的煽情和励志,也是娱乐或者宣传的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形式。
有这两条打底,这节目不红也不可能。三场半决赛结束了,同样的人物同样的故事已经不再新鲜感人,这也在观众我的意料之中。那个八零后随口编词的饶舌之成功,昭示了成为鹤立鸡群的达人还要靠自身的功夫这最为根本的规则,自然也打消了观众对故事型选手和实力型选手谁更占先的质疑。自古以来□□借用一个流行词,我对中国大陆的电视节目持有严重偏见,近年来一些口碑较好的电视剧相当程度改变了我的固执看法,而这个达人秀则让我对中国大陆的娱乐节目开始刮目相看,至于谁拿到决赛的第一名已经不是很重要的了。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6/128007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