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琴,因其形如柳叶而得名,是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曾经是鲁南、苏北的柳琴戏、浙江绍兴乱弹的主要伴奏乐器。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副教授,柳琴、中阮硕士导师──吴强,便是当今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柳琴演奏家之一。
吴强1978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1987年,以优异的成绩从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柳琴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99年攻读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指挥专业研究生,2002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曾录制出版过《剑器》、《春到沂河》、《中国柳琴名家名曲》、《华磁卡欢庆会》、《Softly music──阮音乐》等许多柳琴、中阮个人独奏专辑。
吴强出生于上海,学习柳琴缘于一个很偶然的机会。那还是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当时8岁的吴强所在的小学里准备成立一个柳琴小组,老师在挑选学生时第一个便想到了平日聪明伶俐的小吴强。接触到柳琴之后,吴强的音乐天赋一下就被激发起来,如鱼得水。
业内人士评价吴强的演奏时说:吴强的轮指密度如同一条线,并能以最简单、最放松的动作,奏出最快、最密、最均匀的轮指绝技。其演奏已达到了随心所欲、炉火纯青的艺术境地。
吴强的先生与吴强同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主要在录音领域进行研究和教学。让吴强感到十分高兴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正在对柳琴产生浓厚的兴趣,不少人还不远万里,专门跑到上海来拜师学艺。
柳琴虽然是中国的传统弹拨乐器,但音域相等于小提琴。吴强说,现在她的主要研究课题就是如何将中国传统的柳琴与西洋音乐更好地结合,让中国的柳琴走向世界。
起初,吴强试着将欧美原创的一些短小的小提琴曲改编成为柳琴曲。有一次在美国,吴强用柳琴演奏了一首在欧美等地广为流传的《野风飞舞》,大概是从未想过这来自遥远东方的弹拨乐器演奏出的纯西方乐曲会是如此的美妙,观众?x那间就被深深震撼,演奏结束后全场观众起立鼓掌达数分钟之久,吴强走回后台又一次次地被观众的掌声叫回,一再地谢幕。
事后吴强说,如果当时演奏一首很难很专业的柳琴曲,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不容易理解,只有像这样将中国的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很好地融合,观众才会产生共鸣。虽然她和观众没有任何语言的交流,但当时她最切身的体会就是,音乐就是最好的语言。
柳琴──这一中国古老的传统弹拨乐器在当代艺术家们的努力下,又焕发出了新的光彩!音乐是人类共通的语言,用音乐来说话,一切尽在不言中!
中国柳琴走上世界舞台 / ---访中国柳琴演奏家吴强
日期:
05年07月3期
评分:
10.00/1
本报记者 孙盈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7/12412
Copyright© 中文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