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发展的阴影追问差距
日期: 09年06月4期 评分: 1.00/1

  天安门事件以后,中国社会完成了经济发展。但也有人经历了天安门事件后追究中国的差距问题

  家住茨城县的记者班忠义(50岁),1989年在东京留学时参加了民主化示威游行。从2004年开始,班忠义在云南省丽江市生活了约3年,访问了地处山间的贫困家庭。

  到处都是缝隙的木造房子里几乎没有什么家具。因为营养状况不好,孩子们的年龄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有的初中女学生3年里每天都穿一件衣服。有的家庭一年的收入只有约1000元人民币左右(约1万5000日元)。

  他拍摄的这里的穷孩子的作品,2006年在中国的纪录片节上获奖。但是,作品中不得不避开对政府的批判。去年8月,班忠义再次返回日本。班忠义表示,如果没有民主化,政府几乎不会关注贫困的人们。

  5月,在神户市召开的市民讲座上,大学非专职讲师刘燕子女士拿出一本书——《中国低层访谈录》。流浪儿、地下天主教徒、蒙冤的农民……该书汇集了那些被国家抛弃、虐待的人们的心声。著名诗人廖亦武先生,在批判政府镇压天安门事件并因此服刑,出狱后他访问了在社会底层边缘上挣扎的人们。2001年《中国低层访谈录》刚一出版,就成了禁书。

  刘燕子女士1991年来日留学,与志趣相投的留学生们一道创刊文艺杂志,介绍中国地下诗坛和流亡作家们。刘燕子女士与廖亦武先生多次在中国相会,现在在日本出版了日语版《中国低层访谈录》。

  中国在高速的经济发展背后蔓延著种种矛盾。受到这一矛盾影响的人们和天安门一代连在一起。虽然表面上街头的民主活动看不见了,但是,天安门事件作为寻求民主化人们的象徵仍然健在。

 

  报道原文刊登于《朝日新闻》2009年6月9日朝刊第3版

  原文采写:浅仓拓也

  中文翻译:武宪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3/107609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