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野)房丽燕
出门儿三件套:钱包、钥匙、手机。有了这三样,走遍天下都不怕。可是,今天出了门却发现,手机没带。顿时,不安包围了我。没有手机的日子,怎样过?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手机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想来从重达数公斤的笨重机器到集通讯、传媒、音像等功能于一身的小巧工具,经历了仅仅不到三十年的时间。这让人感叹科学技术发展之快,人民生活改善之大。不仅手机的功能在不断地提高,用户市场在世界范围内的急剧扩大,也是令人瞩目的,遍及五洲四海。仅就日本来说,据说手机拥有量已达到日本的人口数量。
这个统计数字与我家的手机拥有率是吻合的,100%。我本人是我家最先拥有手机的,算起来已有十年的历史。正好是十年前,婆婆来日本小住,为了让她随时能与上班的我取得联系而买了手机。当时选择的是J-phone,十年间无论手机公司的主子如何从J-phone、Vodafone变迁到今天的Softbank,我都十年如一日忠实地恪守著这一个号码。我不知道我所使用的电话公司是不是日本几家手机公司中最便宜的,反正我不想单纯因为价格便放弃多少年跟随我的号码。因为一旦改变,影响的范围很大。我十年的交友圈子都圈在了这部手机上。不仅是亲朋好友及家人与我联系的线,还是需要我帮助人们的小小依靠,他们往往没有勇气用不熟练的日语给我办公室打电话,因此,我的号码向所有需要它的人公开,这样常常会有我并不认识的声音从手机里传来。有人曾打电话来问我是不是可以为人介绍对象。我愕然,搞不懂我的工作范围什么时候扩大到了做媒人?还有人来求我,让我帮其孩子写升学论文。好嘛,先甭说我有没有那水平,就是我能写,人家学校是考我,还是考您孩子呢?混过一时,能混过一世吗?
手机带给我的世界让我常常很有幸福感,因为我知道自己被人需要著。我尽自己所能帮助那些需要我帮助的人,尽管我所做的也许都是些微不足道的事情。我生活的领域跨度很大,接触面很宽,各种职业,各个阶层。从十几岁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到七、八十岁的耄耋老人,从知识渊博的学者到目不识丁的文盲。我不必以世俗观念中的好坏来判断一个人,而是站在每个与我谈话、谘询人的立场来判断我应采取的态度及做法。在与人的交往中,不仅自己的经历及知识得以增加,也使自己贫瘠的心田日渐丰满。
话有些离题了,本想说说今天没有手机的日子怎么过?却远远地扯到了自己的生活圈子。但不能不说,手机是连接我与我的圈子的媒介,有了手机我的世界才更广阔地展开。虽然整日怀旧、不求时尚的人总是感叹今不如昔,怀恋以往人与人的淳朴之风,称没有手机的生活也不是不能过,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手机带给了我们生活太多的变化与安心。
今天没带手机,让我在不安中进行了一些无用的想像。这也是手机带给我们现代人的过剩紧迫感与不必要的牵挂。即使这样,无论你接受还是不接受,承认还是不承认,手机都在变得越来越让人难以离开。
回到家,最先做的事是查看手机上的来电及来信,一串电话,几个短信,不多,却足以让我惦念了一整天。一一回电、回覆。
我想也许很快,我出门不再需要三件套,而只用一个手机便可以取代所有其它物品的功能,那时的手机可就真的让人离不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