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石
编者按:4月15日,在东京外国记者俱乐部,日本观光厅长官本保芳明发表了题为“创造访日外国人两千万人的时代”的演讲。演讲以后,本保芳明长官回答了《中文导报》记者的提问。
《中文导报》记者问:日本政府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访日外国人2000万人的计划,并认为那时应该有600万中国旅游者访日,这个数字和现在的数字相比,要翻六番,您不认为实现这个目标会有困难吗?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观光厅准备采取什么样的政策?现在已经决定放开中国富裕层的个人旅游签证,今后还会不会有进一步的开放措施?
本保芳明回答说:我觉得这是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中国是最重要的市场。从中国来的外国人来访者数字和将来的增长趋势,正像我刚才所说的那样。关于这一点我想说两点:第一,就是日本的观光对于中国人市场是有魅力的;第二,就是从距离来看,中国到日本也非常近。从羽田机场的国际化和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来看,日中观光的成长潜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保证的。在这种良好的条件下,为了使这种潜力变成现实,必须降低现存的壁障,因此访日签证就成了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通过市场调查获知,中国人特别喜欢个人旅行,但是就过去和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人来日旅行只限于团体客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中国人个人旅行观光签证的解禁,是很具冲击力的措施。
在日本社会中,安心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在全心全意迎接观光客到来的同时,也需要注意不要因为失踪者的出现给日本安心、安全的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我们的方针是分阶段地放开,已经迈出的一大步,就是对有充分经济能力的人开放个人旅行签证。以前,没有导游陪同,中国人个人不能来日本旅行;不久以后,没有导游陪同,中国人个人也能来日本旅行。我们在考虑安心、安全的同时,不断推进旅行发展,因此我们现在迈出了第一步。第一步的意义在于,我们不会原地踏步。如果现在所采取的方针发展顺利,我们还会继续扩大开放。我这样说,可能有的省厅会不太高兴,但是我在这里想再强调一下,以上的开放是分阶段进行的。
本保芳明在演讲中还说:如大家所知,现在的旅游状况是非常严峻的,有很多记者问,你们在这样的情况下会不会意志消沉,并期待我能做出肯定的回答。前几天,有一份大报用这样的大标题和小标题进行报道,“观光厅不振的半年”、“不安和日元高:远去的外国人”,这篇报道说观光厅现在非常辛苦,观光厅长官本保也非常头痛。在这条新闻下面还有一条新闻,题目是“桥本知事不安,得到一亿日元捐款”,这真是一种奇妙的对比。
但是说句实话,我现在是“意气风发”。为什么呢?因为有些事,只有在这样的时候才能做到。对于观光厅来说,我们可以在这样的时候充分了解我们观光组织,或者说日本观光产业的弱点和强项,同时也可以知道应该怎样踏上新的台阶。我相信,只要能够很好地度过这个困难时期,就会增强我们的组织,或者说是日本观光业的体质。其次,也正是在这样时期,我们的一些政策才能得到落实和通过。比如说,一个是将在国会讨论的补充预算法案,如果通过这个预算案,我们今年的事业经费将增加50%。对于振兴目前低迷的外国人来日旅行事业,我们对来日旅游热情不减的中国游客寄予很大期待,而签证放宽就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材料——为了让中国游客来日,放宽签证很重要。对于这一点,政治家和相关省厅都给予理解,很快就得出了结论,比旅游行业所期待的要快得多。
观光厅长官人事决定的前一天,也就是观光厅成立的前一天,我觉得诚惶诚恐。我觉得观光厅被寄予的期待和自己所接受的组织实力之间,确实有很大距离。但是有人非常亲切地劝我说,现在观光厅以如此形态接受如此的祝福成立起来,一年以后其独立性就会更强,你可以大显身手。因此,我以非常庄重的心情接受了这项工作。现在半年过去了,我觉得自己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发挥了作用。
观光厅虽然被寄托很大的期冀建立了起来,但是无论从预算还是从权限上看,和以前的组织相比都没有太大改变,只是增加了人员,并把长官的级别升格。我在如此的情况下接受了这个任命,感觉到诚惶诚恐。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看,观光工作中也有许多积极的要素和乐趣,在这方面我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
前几天在自民党的一个委员会上,有人这样问我:观光厅已经建立半年了,你们发挥了一点作用了吗?我当然不能否定他的话,即使说了我们实行的种种政策,对方也会不理解。对方说,在具体的观光数字不好的时候,说自己做了这样那样的工作,不是没有意义吗?于是我这样说了:成立观光厅,说明政府对观光的政策已经明确了。对此,相关的产业界非常欢迎,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业界是感谢政府的。地方自治体对此也改变了方针,按照政府的方向,或成立与观光有关的组织,或制定有关条例,业界都认为我们为他们创造了非常容易开展工作的环境——我这样说并不是为了自己过关,全国观光界确实都有了越过一个难关的感觉,我只是把这种感觉传达出去。
保本芳明指出:目前,日本和海外交流的水平还处于相当低的水准,在G8中处于最低水平。和地理条件相类似的新西兰、台湾、澳大利亚及韩国相比,都比较低。
从出境率(海外旅行者÷人口)和入境率(外国旅行客÷人口)来看,英国出境率为114.9%,入境率为50.6%;德国出境率为86.3%,入境率为28.5%;新西兰出境率为46.2%,入境率为58.4%;台湾出境率为15.3%,入境率为37.7%;韩国出境率为12.6%,入境率为23.8%,而日本出境率仅为5.7%,入境率为3.7%。
日本要实现访日外国人2000万人的时代的到来,必须以建立可以称之为“第二次开国”的开放社会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