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土耳其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
日期: 06年10月3期

  北京时间10月12日19时,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获得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理由是“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徵”。
  今年8月,他的小说《我的名字叫红》刚刚在内地出版。

  渊源:去年就曾获诺奖提名

  今年54岁的帕慕克被认为是当代欧洲最核心的三位文学家之一,颁奖前是热门候选人。
  27岁时,他就凭处女作《塞夫得特州长和他的儿子们》获得《土耳其日报》小说首奖。此后他连续获奖,1985年他出版第一本历史小说《白色城堡》,获得全球声誉。《纽约时报》书评称:“一位新星正在东方诞生——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
  1998年《我的名字叫红》出版,获得世界奖金最高的文学奖——都柏林文学奖,确立了他在国际文坛上的地位。去年他的新作品《伊斯坦布尔》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目前他的作品已被译成40多种语言出版。文学评论家把他和普鲁斯特、托马斯.曼、卡尔维诺、博尔赫斯、安伯托.艾柯等大师相提并论。

  评价:“终于有了一次不意外”

  “在我们几年来已经习惯诺贝尔文学奖不断带给我们意外后,终于有了一次不意外。”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敬泽说。他曾经阅读过《我的名字叫红》,“单从这部作品来谈,其水准在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虽不属于上乘,但绝对不是下乘。他得这个奖,我不意外;不得,也在情理之中。”他认为,这部作品最突出的特点是作者的奇思妙想和写作需要克服的技术难度,“这些是目前中国作家达不到的。”知名出版人石涛也认为,帕慕克此次获奖很正常,“在法兰克福书展中,他一直是大家关注的对象。”
  《我的名字叫红》的译者沈志兴表示,虽然故事很有意思,但对读者要求较高,“毕竟书中涉及了很多伊斯兰文化以及土耳其的历史。”但李敬泽认为,即使像《达.芬奇密码》这样需要丰富的宗教知识的书也能在中国流行,这本书未必不会流行。

  巧合:刚在内地推出首本书

  帕慕克获奖,内地最高兴的应属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就在一个多月前,该公司刚推出帕慕克在内地的第一部作品《我的名字叫红》。这本书上市一个多月已发行3万册。
  该书责任编辑姚映然表示,对此次帕慕克获奖不感到意外。她最开始看到的是该书的台湾版本,当时一口气读完,“我立刻被吸引了,因为他的创作方法是特别独特的方式——非常文学的结构,但故事非常吸引人。”
  据了解,帕慕克还有3部作品将陆续出版:《白色城堡》已译完,预计今年11月出版;《雪》和《新人生》将在明年出版。
  如此知名的作家,版权费是不是很高?姚映然笑著说:价格很一般,“虽然帕慕克有名,但我们对他的市场预期也不是那么有信心。”但她表示,帕慕克对作品在国外出版要求很严,“必须根据原版本翻译,而不能从英文版本翻译。”
  据透露,在帕慕克获奖前,该公司已计划出版他的文集了。

  幕后:一个会享受的艺术家

  虽然帕慕克文学造诣极高,但他在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时主修的却是建筑,也因此,他还学习过美术,对艺术也颇有研究。
  在姚映然的印象中,“他是个很会享受生活的人。他喜爱艺术,研究艺术的时间不少于他用在文学上的时间。他每年会到世界各地欣赏艺术展览,在各个国家的博物馆中流连忘返。据说他还有收藏艺术品的爱好。”
  《我的名字叫红》的译者沈志兴说,帕慕克出生在一个建筑商的家庭,家境相对优越,但高中时父母离异,他跟随母亲一起生活,“因为他的母亲没有工作,所以那时候的帕慕克生活比较困难。”高中后,帕慕克开始写作,这遭到了整个家庭的反对,但他仍然不顾一切地走上创作道路。
  根据沈志兴8月在某网站了解到的消息,帕慕克本人目前的婚姻也出现危机,夫妻关系“紧张”。
  作者赵明宇 来源:新华网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85/20432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