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最美的书长啥样?
日期: 05年12月3期

    好的设计能提高图书本身的功能。近年来,“中国最美的书”评选活动使这一国际流行的书籍设计理念逐渐深入中国图书装帧设计界。日前,这一奖项2005年度的评选结果在上海揭晓,来自各地出版社的20种图书最终胜出,并将代表中国参加明年在德国莱比锡举办的“世界最美的书”评选。

引导国内图书设计理念

   2005年度评选共收到各地出版社、个人选送及专家推荐的图书600多种,最终20本图书获奖。与往届评委会中中国内地评委占绝大多数不同,此次除德国设计师雷娜特.史特凡继续担任评委外,还增加了日本设计师杉浦康平、中国台湾设计师王行恭、中国香港设计师廖洁连等海外设计师,进一步强调了权威性和客观性。
   据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祝君波介绍,直通莱比锡的“中国最美的书”评选强烈刺激了中国书籍设计理念与国际的接轨。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主席乌塔.施奈德认为,当今图书设计更强调书籍总体上的艺术氛围,要求书籍各个部分──封面、护封、环衬、扉页、目录、版面、插图、字体、甚至手感等在审美上必须保持一致,符合图书内容,并方便阅读。祝君波说,目前内地出版机构举办的图书装帧设计奖仍分“优秀封面设计奖”、“优秀版式设计奖”等多个类别,但下届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举办的面向上海地区“优秀装帧设计奖”就将与国际接轨,只设书籍设计奖,以往仅靠个漂亮封面,内文版式毫不讲究就可以获奖的现象将不再出现。

豪华图书比例持续下降

   面向大众的平装本图书可以和豪华本艺术类图书平起平坐是“中国最美的书”评选的一贯特色,本届的表现尤为明显。往届获奖图书中豪华本图书一般会占到50%,此次则降到20%。《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王受之讲述》(中国青年出版社)、“东瀛美文之旅丛书”(河北教育出版社)等大多数获奖图书都是平装书。评委会认为,这预示着国内的设计思想更趋于理性。“将手感纳入评判标准,是国际图书设计界的流行趋势。中国艺术类图书往往越做越大、越做越重,不便于阅读,此次《徐悲鸿》(江苏美术出版社)正因为将一本书分成薄薄的数卷分册,手感极佳而获奖。”
   评选活动中,新生代设计师设计的表现则尤为抢眼。去年有3部作品入围的设计师小马哥今年又有一部作品获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青年美术编辑陈楠设计的两种图书《天虫》和《上海FASHION》也同时入围,成为图书设计领域的新贵。
   稿件来源:东方早报 记者 陈佳 摘自新华网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85/1514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