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王小波母亲讲述抗战经历: 爬上房梁躲过鬼子搜查
日期: 10年09月2期
艰苦卓绝的抗战,来之不易的胜利,熔铸著太多有关牺牲、伤痛和荣耀的记忆。如今,这些抗战的亲历者,那些昔日风华正茂的历史见证人,随著时间的推移,已步入风烛残年。比起她那个英年早逝的儿子,知道这位老人的人,少之又少。老人名叫宋华,今年87岁,她的儿子是当代著名学者、作家王小波。
宋华1923年8月7日出生在胶东半岛的烟台牟平县。1938年,日本侵略烟台后,在宋华的老家设了一个据点。家乡成为敌占区,蓝天白云虽然还是蓝天白云,但不同的是,站在自己的国土上,没有了自由。当时只有十六七岁的宋华,对日本鬼子有种说不出的恨。
这期间,宋华身为共产党员的叔叔被敌人枪杀。但死亡的危险不仅没有让这个小女子退缩,反而坚定了她加入共产党的决心。因为念过小学,在当时也算是知识分子,党组织送她到县里参加训练班。成立抗日救国会后,她又任妇救会会长,每天去周围村子作宣传。
晚上开会,回来的时候宋华从来不敢叫门,翻墙,有时就在房顶、山坡上睡觉。鬼子和汉奸盯上了她,抓了几次没抓著。有一次敌人突然破门而入,宋华赶紧爬到房梁上才惊险躲过一劫。
组织看她不能在当地待了,就送她到胶东抗大学习。在这里,她认识了她后来的终身伴侣王方明,一个从延安抗大分来的知识分子,1933年搞学生运动,抗战后从四川步行千里到延安,后来又是几千里才到了胶东。
剪短了头发的宋华,穿上军装,还背著一杆三八大枪,腰里插著4颗手榴弹。说是学习,其实这所流动的学校压根没有固定的教室和教材。每到一个村,他们就借老乡的门板来上课,一天吃一次饭。地上铺层麦秸秆,大衣当被子。许多人生了脓包、疥疮,就从老乡家借来硫磺,抹在身上,用火烤。“许多人从包围圈里拼命往外跑,有的穿军装,边跑边往下撕,怎么也撕不下来。也有老百姓。很多人死了,很惨的。”老人说。宋华的同学中,有的牺牲,有的被敌人强奸。宋华说自己还是比较幸运的。
终于盼来了抗战胜利,65年前那个胜利日,宋华至今难忘:“心情没法说,高兴……吃了那么多的苦,大家跳啊,蹦啊,唱啊,没法形容!许多人都高兴地哭了!晚上睡不著觉,大家就坐在那彻夜说话……中国有前途了,心里面安生了,这下子可好了……” (据新华社)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85/126469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