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经过长时间的接触,相互都比较了解的缘故吧,在与很多日本友人的谈话中,已经不再回避像“ 中日关系”这样敏感的话题了。
早几天,在“亚洲杯”足球赛上,有关中国球迷的过激行动,又让日本传媒大炒了一通。就此问题与几位日本朋友着实争论了个面红耳赤。
其实,就事件本身而言,作为中国人,本来没有理由再去与人家争论什么了。但是通过日本媒体的一番炒作,又让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事情缘起于刚刚结束的奥运会的奖牌结果。由于奥运会期间、日本的电视每天都不厌其烦地宣传日本的“战绩”,并且对于中国的情况报道极少,甚至只字不提。让一些只从电视中获取情报的人以为:奥运会理所当然的日本应是“金牌大户”。至少,奖牌数应该在中国之上!这是从那些日本人看到金牌后那吃惊的表情中得出的结论。
“是不是有种被愚弄的感觉?”看过金牌榜后,我脱口对旁边的日本友人说道。为表示并不认同我的话,有位朋友一个劲儿地摇头,但表情很苦涩。然而另一个日本同僚却接过话茬说道:“ 不能这么认为,因为这是日本,重点报道日本不是很正常吗?”“是的,重点报道日本一点没错,”我忙说,“ 但是作为日本人,如果日本的选手得了铜牌,就不想知道金牌和银牌被谁得去了吗?”“当然想知道,这一点的确是报道得不充分。”那位摇头的朋友(我的女上司)说话了。
“ 其实何止是奥运会,在很多问题上,日本的传媒报道得都很片面。”我接着说。“ 比如说哪些方面呢?”对方认真起来了。“ 就说早几天的‘亚洲杯’足球吧……”还未等我说完,上司就大声说:“这不应该有什么问题吧!做了那么厉害的事,连国旗都烧掉了,难道还不准人家说吗?”她显得理直气壮。“这种做法的确很坏,也是遭到很多中国人反对的。可您应该知道这是什么人干的吧?”我问道。“当然知道,这是一些球迷干的。”她真的很认真。我说:“听说在西方,当自己国家输球时,有的球迷把老婆打一顿;有的球迷砸了电视机;就说前几天奥运会的摔跤比赛吧,有个日本选手的父亲(据说还是位名人)还要跳进去打裁判呢,这不都是一时冲动的结果吗!即便是烧了国旗,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是球迷们的一种发泄方式而已。作为传媒根本不该再去推波助澜,甚至还说什么与政府的反日教育有关,实在是无稽之谈!这不是与那些球迷们较劲吗,不是和球迷的水平一样了吗?”这回轮到我认真起来了。“你们知道一年前(?)在大阪的中国领事馆的玄关被日本右翼分子砸坏的事吗?”大家都摇头。“为什么不知道呢?是因为日本的媒体从来没有报道过!这不是纯粹的政治事件吗!为什么不报道呢?这是不是也与日本政府的反中国教育有关呢?我想让你们更吃惊的是:在中国也没有人知道这件事!原因是中国的媒体也没有报道这种事!不就是为了不影响中日关系吗!请想一想如果被砸的是日本领事馆,日本的传媒会像中国这样沉默吗?”
看到谁都不说话,我又接着说:“说句失礼的话:在这一问题上我觉得中国像大人,而日本像孩子。如果中国也像日本那样对这样的事大肆宣扬的话,现在的反日情绪说不定会闹到什么程度呢!”我看到上司轻轻地点了点头。
最后,我们握手言和了,上司非常通情达理。她拉着我的手说:“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好朋友!”这让我感动。尽管不是所有的人都理解了我的话,我仍觉得日本国民中不乏明智的通情达理之人,他们缺少的是一个明智的、通情达理的政府与媒体!
我是一个中医,讲究治病治本。我想在中日关系方面也存在着“ 标 ”与“ 本”的问题。那种回避矛盾、甚至回避历史的做法,无异于治疗中的“治标不治本”。即使是症状暂时得到了缓解,也只不过是一种表象,隐患得不到清除,迟早还会再发的!而且再发的疾病会一次比一次更加难治。与其长痛不如短痛,选择良方,药到病除乃为上策。对中日关系来说,这剂良方应该是:正确认识历史,深刻反省!否则纸是包不住火的!
早几天在一则消息中看到:在纪念“ 诺曼底登陆60周年”仪式上,德国总统比美国总统布什还要受欢迎。深感德国人的智慧!我常常纳闷:一个如此善于“拿来主义”的日本,为什么不把德国这样的好经验拿来呢?
爱知县 小敏
大人与孩子 / 有关中日关系的一场争执
日期:
04年09月4期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71/7989
Copyright© 中文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