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1999年随着IT大潮来日本就职,下飞机第三天就进了职场,因此一直与日本学堂无缘。在留学生的问题上只能算是一个旁观者而已——中国不是有句俗话叫做“ 旁观者清”嘛。
日本的留学生政策发展到今天这个状况,用一句话来概括可以说是“作茧自缚”。事情的变化应该是在1996年,那一年本人刚刚大学毕业,正是有留学日本的想法那阵子。当时得到一个消息:中国人去日本留学不必一定要有一个日本保证人,可以从中国国内提供担保。
在此之前,一个中国人要到日本留学,除去中国政府公派的留学生以外,自费留学的学生一概需要有一个拥有一定经济能力和信誉的日本人来做担保,这种保证人在日本叫做“连带保证人”。“连带保证”是一种责任很重大的担保,保证人对于被保证人的一切状况都负有连带责任。从生活费到学费,如果被保证的留学生在经济上发生了困难,保证人有责任承担一切。
身边的几个1996年以前来日本留学的同事至今依然和当年的保证人保持着联系,聊天的时候经常谈起当年刚来日本的时候没有经济能力,工作也找不到,不但学费是保证人给垫付的,甚至连住房都是保证人给无偿提供。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如果发生了多次旷课或者不交学费的情况,学校也会直接和保证人联系。回忆起当年的感觉,一位同事说:“ 当时年龄很小,虽说离开了父母,但基本上还是有人管的。”
可以想象,在这种完善的保证制度下,自费留学生的整体状况可以说是比较安定的。严格的连带责任建立在社会关系和信任的基础上,在日本要找一个人做“ 连带保证人”至今也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当然,作为一个在国内生活的普通中国人要找到这么一个肯为自己或者自己的儿女做担保人的日本人就更加不容易了。
1996年,这种“日籍连带保证人”的障碍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中国国内方面的担保。大体的要求是这样的:提供国内保证人的存款证明;提供国内保证人的保证誓约书。很显然,对于同胞们毋须质疑的造假能力来说,这些东西在国内并不是很难办到。本人当时在国内帮助过不下10个人做过这两种材料的打印件,这里既有亲戚又有同学,几乎都是熟人,所以他们的家庭和经济状况也都大体上有数。
实事求是的说,当时本人加工出来的所谓“说明材料”,没有一份是情况属实的。当一位表亲拿出一份能证明他父亲有50万人民币存款的原稿的时候我就和他开玩笑说:这么多年的亲戚,真看不出来你爹居然这么阔!
其实这种假材料操作起来很简单:找一些亲戚朋友多借些钱,以保证人的名义在银行里暂存一下,然后按照日本方面“存款期间必须超过N年”的规定把存折的复印件涂改一下……这还算是麻烦的,最简单的就是曲里拐弯拉关系找一大款,让大款给出个证明,天高皇帝远,就算在日本真揭不开锅也找不到他头上。在拆除“日籍连带保证人”壁垒的同时,日本的语言学校也拥有了审核学生资格的能力。这等于把已经大大降低的门槛再一次下调。于是乎,各种各样的语言学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国内的“留学代理”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
权力一旦和利益直接挂钩总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在利益的驱使下,各种日本的学校就好象去斯那库打工的女子,实际标准一降再降,萝卜快了不洗泥,那种仅仅是纸面上有保证实际上没有任何经济保证的留学生潮水般地涌向日本。
这种实际上毫无任何经济保障的留学生来到日本以后,在经济上没有任何依靠,一旦找不到可以赚钱的零工的话后果可想而知。那边是学校催交学费,这边是日本昂贵的房租水电交通饮食费……
据日本警方统计,每年学校收学费之前的那一段时期是留学生犯罪的高发时期。面对那些万般无奈为了学费一念之差走上邪路的小留学生们,我们应该指责谁呢?由于门槛的降低,在就学生的大潮里面也混杂了很多“ 假留学真打工”的人。本人曾经认识一位这样的“ 就学生”,从东北一个相对比较落后的小城市来到日本读语言学校,拿到2年的就学签证以后完全旷课,全部时间都用来了打工。他笑称自己是“月中无休”,同时打3个甚至4个零工,每天超过16个小时的工作和降低得不能再低的消费让他每个月能有30几万日元的?羧胝恕S盟?约旱幕八担骸袄掀藕⒆佣荚诠?诘茸拍兀?尘褪抢凑跚?模?绻?鲜实幕霸俸谏?、2年,到时候就算被遣送回去也算够本了……”
在留学生问题上,日本政府方面“ 盲目引进”的做法是问题的根源。放松审查疏于管理的做法,自然而然地导致了留学就学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也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些类似于像酒田短大那样的学校。一切都是利益驱使,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种长期恶性循环的结果,使留学生和就学生这一群体成为了“ 不法滞在者”的高发人群;也使得一些“野鸡学校”成为了产生“ 不法滞在者”的温床。最终还是让日本政府自己感到了麻烦,2004年第一季度的留学生审查的严格程度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冰化三尺也非一日之暖,如果日本政府对这个问题操之过急的话,只能带来更大的问题。突然严格的审查尺度必然会导致生源的突然短缺,生源的短缺又必然会导致一些学校因为经济问题而产生危机,学校的危机更加容易让在读的学生加入“ 不法滞在者”的大军……受伤的总是弱者。
神奈川县 二憨
日本的留学生政策发展到今天这个状况,用一句话来概括可以说是“作茧自缚”。事情的变化应该是在1996年,那一年本人刚刚大学毕业,正是有留学日本的想法那阵子。当时得到一个消息:中国人去日本留学不必一定要有一个日本保证人,可以从中国国内提供担保。
在此之前,一个中国人要到日本留学,除去中国政府公派的留学生以外,自费留学的学生一概需要有一个拥有一定经济能力和信誉的日本人来做担保,这种保证人在日本叫做“连带保证人”。“连带保证”是一种责任很重大的担保,保证人对于被保证人的一切状况都负有连带责任。从生活费到学费,如果被保证的留学生在经济上发生了困难,保证人有责任承担一切。
身边的几个1996年以前来日本留学的同事至今依然和当年的保证人保持着联系,聊天的时候经常谈起当年刚来日本的时候没有经济能力,工作也找不到,不但学费是保证人给垫付的,甚至连住房都是保证人给无偿提供。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如果发生了多次旷课或者不交学费的情况,学校也会直接和保证人联系。回忆起当年的感觉,一位同事说:“ 当时年龄很小,虽说离开了父母,但基本上还是有人管的。”
可以想象,在这种完善的保证制度下,自费留学生的整体状况可以说是比较安定的。严格的连带责任建立在社会关系和信任的基础上,在日本要找一个人做“ 连带保证人”至今也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当然,作为一个在国内生活的普通中国人要找到这么一个肯为自己或者自己的儿女做担保人的日本人就更加不容易了。
1996年,这种“日籍连带保证人”的障碍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中国国内方面的担保。大体的要求是这样的:提供国内保证人的存款证明;提供国内保证人的保证誓约书。很显然,对于同胞们毋须质疑的造假能力来说,这些东西在国内并不是很难办到。本人当时在国内帮助过不下10个人做过这两种材料的打印件,这里既有亲戚又有同学,几乎都是熟人,所以他们的家庭和经济状况也都大体上有数。
实事求是的说,当时本人加工出来的所谓“说明材料”,没有一份是情况属实的。当一位表亲拿出一份能证明他父亲有50万人民币存款的原稿的时候我就和他开玩笑说:这么多年的亲戚,真看不出来你爹居然这么阔!
其实这种假材料操作起来很简单:找一些亲戚朋友多借些钱,以保证人的名义在银行里暂存一下,然后按照日本方面“存款期间必须超过N年”的规定把存折的复印件涂改一下……这还算是麻烦的,最简单的就是曲里拐弯拉关系找一大款,让大款给出个证明,天高皇帝远,就算在日本真揭不开锅也找不到他头上。在拆除“日籍连带保证人”壁垒的同时,日本的语言学校也拥有了审核学生资格的能力。这等于把已经大大降低的门槛再一次下调。于是乎,各种各样的语言学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国内的“留学代理”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
权力一旦和利益直接挂钩总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在利益的驱使下,各种日本的学校就好象去斯那库打工的女子,实际标准一降再降,萝卜快了不洗泥,那种仅仅是纸面上有保证实际上没有任何经济保证的留学生潮水般地涌向日本。
这种实际上毫无任何经济保障的留学生来到日本以后,在经济上没有任何依靠,一旦找不到可以赚钱的零工的话后果可想而知。那边是学校催交学费,这边是日本昂贵的房租水电交通饮食费……
据日本警方统计,每年学校收学费之前的那一段时期是留学生犯罪的高发时期。面对那些万般无奈为了学费一念之差走上邪路的小留学生们,我们应该指责谁呢?由于门槛的降低,在就学生的大潮里面也混杂了很多“ 假留学真打工”的人。本人曾经认识一位这样的“ 就学生”,从东北一个相对比较落后的小城市来到日本读语言学校,拿到2年的就学签证以后完全旷课,全部时间都用来了打工。他笑称自己是“月中无休”,同时打3个甚至4个零工,每天超过16个小时的工作和降低得不能再低的消费让他每个月能有30几万日元的?羧胝恕S盟?约旱幕八担骸袄掀藕⒆佣荚诠?诘茸拍兀?尘褪抢凑跚?模?绻?鲜实幕霸俸谏?、2年,到时候就算被遣送回去也算够本了……”
在留学生问题上,日本政府方面“ 盲目引进”的做法是问题的根源。放松审查疏于管理的做法,自然而然地导致了留学就学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也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些类似于像酒田短大那样的学校。一切都是利益驱使,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种长期恶性循环的结果,使留学生和就学生这一群体成为了“ 不法滞在者”的高发人群;也使得一些“野鸡学校”成为了产生“ 不法滞在者”的温床。最终还是让日本政府自己感到了麻烦,2004年第一季度的留学生审查的严格程度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冰化三尺也非一日之暖,如果日本政府对这个问题操之过急的话,只能带来更大的问题。突然严格的审查尺度必然会导致生源的突然短缺,生源的短缺又必然会导致一些学校因为经济问题而产生危机,学校的危机更加容易让在读的学生加入“ 不法滞在者”的大军……受伤的总是弱者。
神奈川县 二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