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广州举办的第109届广交会上,不少参展中国厂商将出口产品的价格提升了5%到10%不等,但他们仍表示利润空间微薄,更有企业指出,目前的整体营商环境可以用“非常困难”来形容。
去年中国物价快速上涨,从日常消费的大蒜与绿豆,到各样工业原材料,涨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在国际大宗产品涨潮之下,原油、铁矿石等原料的价格也持续上扬。对于企业来说,在应对原材料上涨的同时,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融资支出等经营成本的上升,也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显示,去年全国CPI(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同比上涨3.3%,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了9.6%。
在出口总额占全国三分之一的广东,成本上升给企业带来直接的影响。广东省副省长招玉芳近日表示,该省95%的企业表示出口成本上升,其余5%的企业成本基本持平,约有45%的企业利润下降,这一比例比去年同期上升了8.3%。
原料价格、劳动力等综合成本持续上升,令企业不胜重负,纷纷叫苦。
香港中小企业总会会长陈山河告诉本报,现在的整体营商环境可以用“非常困难”来形容,生产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劳动力成本也在上升,对于中小型的微利企业来说,目前的生存空间已经很小。
他指出,自金融危机以来,在大陆设厂的香港中小企业中,约有20%左右已经结业,另有一些企业则选择将目光转向内陆,如安徽、河南或西北等地,或在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寻找低成本之地,不过,他也表示,这些企业在降低了部分成本的同时,又必须面对产品运输的问题。
陈山元本人经营的中华塑胶有限公司,工厂设在辽宁沈阳,主要产品为PEC管道,他也对原材料加价、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叫苦不迭,另外,中国近年来不断提高环保方面的要求,“我们也不得不增加很多设施,来应对政府的环保要求。”
在成本上扬的压力之下,不少企业今年上调产品价格。正在广州举办的第109届广交会上,参展企业的出口产品普遍提价,幅度大多在5%到10%左右,部分产品上浮约20%,不过,与原材料的涨幅相比,不少企业仍然表示利润微薄。
中山一家参展商广勤贸易有限公司的销售经理骆福媛表示,今年其公司产品的出口价格比去年上浮了约8%,他们主要从事工业风扇的生产与销售,与去年相比,生产所需的铜线、钢铁、包装物料等原料平均上涨了20%,而工人成本更增加了20%到30%左右。
尽管产品价格上浮,但她仍用“微利”来形容,表示当前价格上升的幅度,还未能覆盖生产成本的上涨,而与前几年相比,该公司的利润空间已是严重压缩。
事实上,随着近几年石油等原料价格的上涨,企业的利润空间已经在不断缩减,商务部财务司副司长刘景嵩表示,去年中国企业的出口平均利润水平仅仅为1.47%,这一数字比该部去年公布的1.77%又有下降。
不过,尽管商务部多次表示出口产品需要适当提高价格,但去年与前年的广交会期间,多数参展商仍不敢上调价格,害怕因此流失客户,然而,巨大的成本压力令今年的参展的企业不得不集体提价。
面对企业的提价,广交会的一些采购商表示理解,也有参展商指出,正在与客户就价格“僵持”不下,暂时还未能达成一致。广交会新闻发言人刘建军就持谨慎乐观态度,预计本届交易会的成交总额将保持平稳态势,不会出现大幅度的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