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不问庐山真面目 / ◆ 张 石
日期: 04年10月2期

北宋王安石有《登飞来峰》诗云: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北宋苏轼有《题西林壁》诗云: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两首诗,同是一种身居高山时的感觉,但是王安石的诗,写的是人身在高山时精神上的透彻,引申来说,是人在精神上达到一种至高的境界时,就会慧眼如潭,无迷无惘,在思索和认知上直达事物的本源。苏轼的诗则表现一种身居高山时的迷惘,虽然身处壮丽的庐山,但却是“当局者迷”,看不清自己的所在究竟是什么。
  如果我们以这两首诗为基础,进一步进行较深入的思考,是不是可以说对于人来说,认识客观世界比较容易,而反身认识自己就较难了。我不太懂自然科学,而从文学的发展历史来看,我可以看到人们走的是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反身认识自己的过程,但是却越认识越不可解,越认识越胡涂。古代的文学,可以说是诗的时代,那时人们在认识自然的同时认识自己,多描写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或与自然的斗争,对人类心理的描写还不深入、不细腻;而近代文学,可以说是散文的时代,描写人的心理就细腻和深刻得多了;到了现代派文学阶段,出现了“意识流”小说,“用还原为最小语法制限的语言再现意识在内心浮动的原本状态”,纷纭复杂,光怪陆离的心理活动更加真实地浮动在文学文本中,但是人们的内心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也就越发看不清了。
  从这两首诗出发,我们是否也可以说:“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是人们探讨客观世界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是愉悦的,有时是可以把握的,可以言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以引申为人们探讨主观世界的过程,这是一个苦恼和迷惘的过程,“身在此山中”是一种难以摆脱的认识与精神的困境,在这种怪圈中,认识是一种永远没有到达感的苦恼。
  而有人看到了这种困境的必然性,人们认识自己是西西弗斯的神话,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是谁设计了你的人生,无穷的追问只是无穷的苦恼。因此禅宗的开悟者说: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为法身,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不要问庐山真面目,“ 横看成岭侧成峰”是庐山,“远近高低各不同”也是庐山,力图“ 全面把握”不可把握的“ 事物的本质”,也许不如用原本的感觉去接受事物原本状态的直觉,不如把被动的自为变为主动的自在,身心摆脱了由人为的、虚伪的逻辑构成的永远“ 剪不断,理还乱”指向内心的追问,才能真正地接触内心的真实。
  有人问一位开悟的禅师:你开悟的标志是什么?那位禅师说:饿了吃,困了睡。这人又指着另一位未开悟的禅僧问:那么他与你有什么区别?这位禅师说:他和我不一样,他在吃饭的时候,是在想别的事。
  我想,这个未开悟的禅师那时一定每天正在为“我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这个问题烦恼。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6/8241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