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读者》的读者 / ◆ 陈 骏
日期: 04年10月1期

  我是《读者》的老读者了。这本杂志最初叫做《读者文摘》,我在上学路上经过虹口公园门口的书亭时买的创刊号,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只花了两毛钱。这本创刊号现在还保存在上海的旧居里,同时保存着的还有许多自己制作的《读者》合订本。二十多年过去了,虹口公园已改名鲁迅公园,《读者文摘》也由于美国那本同名杂志的抗议而更名《读者》。二十年来中国的杂志百花齐放花开花落,唯有《读者》一枝独霸四季如春。
  作为一个忠实的读者,我几乎没有中断《读者》的阅读。尽管有一阵工作相当繁忙没时间精读,但是,走过报摊时总会顺手买一本,在拥挤的车厢里翻看几页过过瘾。后来出国的时候,手边仅有的几本中文书刊中就有我的所爱。许多年过去了,我仍然托付国内的兄弟将《读者》邮寄到我这个买不到中文书刊的小村庄。最近,有我的读者问我,你现在看些什么书?我说除了网络上的速食之外,《读者》是我细嚼慢咽的大餐。朋友有点惊叹,你居然还看这个……后半句没有吐出来,估计是“你还真幼稚”或者说得好听一点就是“你的心还真年轻”。
  是啊,我的心理年纪还很年轻,因此还时常容易感情冲动或者上当受骗。《读者》的重头戏是刊首的几篇故事或者小小说,不可否认《读者》中那些巧合的故事流露着明显的编造痕迹,但是,我也始终认定在这些离奇的情节中寄托著作者和编者的理想情怀。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没有什么比心灵的洗涤剂更为重要的东西了。一个人难免会有烦恼的时候,那时我就会泡上一杯清茶,坐在阳台上看看《读者》,清心静气洗脑驱躁,此乃屡试不爽之良方。在日本繁重的工作和生活间隙,我能够持之以恒地在报纸上发表自己的生活感受,我想,也正因为有了《读者》给我的文字素养和理想成分。
  在《读者》中,即使那些会意一笑的幽默小品,甚至短短一段的名人如是说,也无不体现出编者的用心和品位。彩色插页则令人重睹西方美术或古人墨迹的精华,以弥补自己对中外精品观赏机会的缺失。每每合上封面,赵朴初题写的《读者》两字也足以回味半天,叹昔人之仙逝,知来日之珍贵。当然,我以为《读者》最为独特之处在于,它从来不去追逐时髦的流行节奏,甚至在《读者》中很难感受到热门的时尚话题。但是,这丝毫不影响编者和风细雨潜移默化地高扬人性主义的大旗。在人心浮躁的繁华世界能够乐此不疲固守这样一片清纯的后院,更加凸现出编者之难能可贵。你如果随便找一本两三年前的《读者》,根本不会影响你的阅读情绪,它是没有赏味期限的读本。
  去年大搬家前夕,我正为如何处理一大堆《读者》而犯愁。恰好一位新结识的朋友来访,她见到《读者》如获至宝的感情,使我的《读者》有了最佳的去处。前几天,我和她通话的时候,她还问我有没有新的《读者》,我说到时候一定会给你寄去,不过你可得代我好好保存啊。她说你放心好了,利用率很高还有许多朋友在排队等候呢。
  我有自信,即使再过二十年,《读者》还会保持同样的风格和品位,我也依旧会拥有这样的心情和嗜好。有《读者》的生活真好,我的心理年龄始终与《读者》一样不会衰老。有《读者》的养分滋润,我的文字也永远不会干枯。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6/8126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