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
道乐轩 裘 索
花道路上走一走,那份非职业化的乐趣使趣味更盎然。周末、位于南青山小原流会馆的每月一次的花专科是我爱去的。
预约花专科时、同时需要选定花材并择定花型,届时小原流花道学院的老师根据时令的花材和花型,讲解植物情态、文化意义和造型意趣并现场演示,尔后各自实操练手。
花是画、画是花,琳派调花型是我的乐选,它以琳派绘画为背景,展示花材的装饰性、创意性的一种呈现日本美意识的花道艺术。以尾形光琳为代表的琳派是桃山后期兴起的日本美术界的一支流派,而琳派调花型,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小原流第三代家元小原丰云提倡并确立,从琳派绘画中或省略或夸张地提炼出与花道的共性,或强调其部分元素的特征,或融入其部分元素表现日本传统的美意识。
如同习画,初始从基础着手,边摹仿边琢磨,恰如写生,在此基础上逐渐地融入自己的独到,挖掘植物最大限度的美和趣。琳派调挑战侍花人的想象力,很多花型有固定的样式,拘泥于长度、角度和高低等的量化限定,而琳派调可任凭侍花人的感性如绘画那样匠心独运,那份无拘无束的松弛感派生的身心放飞是我的醉爱。
上世纪六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很多女性开始学习插花,花道行业荣盛。此时产生了前卫的插花倾向,小原丰云面对日本花道在国内外蔓延,认识到要摆脱模仿欧美的状态,日本花道必须根植日本风土,便从日本历史中探路,从万叶时的和歌到纪实,遍读古籍,徘徊在京都寺院的障壁画前寻找远古和歌中的自然景色,在深悟古典中创作花作,以赓续传统文化。
随着经济的高度崛起,日本社会开始回望日本独特的文化风潮,琳派绘画开始被重新评价,小原丰云对此画派的魅力也是感同身受,挑战以绘画那样的方式来表现插花,初始以松枝等植物,追求狩野派和土佐派的障壁画的粗犷豪迈的风格,最后抵达琳派调。秉承大和绘画传统的琳派绘画,以轮回的四季,创作各种花鸟、山水、典故等为主题作品,如何将琳派绘画中的这种风格展示在琳派调的创意性和装饰性的花道里呢,这就呼唤侍花人需要把握花材的形状,从中觅取其拥有的独特,考量构图和审视花材的美感角度的安插方位,烘托并激发花材那份流丽的装饰美。
源源不断地接受日本美意识熏陶的琳派调,是以琳派绘画的流丽感的装饰性为特征展现在花道艺术上的。不同于色彩和写景的盛花、瓶花、奏花等被规矩于样式中,琳派调花型虽然没有量化的规定,但是基本的侍插的规矩还是不容忽视的,只有在盛花、瓶花等的不断反复侍弄中养成的对色彩对造型的感觉、练就识别植物慧眼等的基础上方能演绎琳派调。从基础出发到有限的自由表现,也就是所谓的没有章法的章法是最不可控的章法、自由中的不自由是最不自由的。正因为如此,花专科规定在没有升达到一定段位之上的是不能选择琳派调花型的。
读过的书不同、走过的路不同,不同的人生阅历,从琳派绘画中得到感动是不同的,在琳派绘画中得到感悟的不同表现在琳派调插花的创意性和设计感自然也是不同的。从初心者的模仿开始,但是要更加深入表现琳派调,融入自己的创意是重中之重,创意性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设计感。展示自然还是展示绘画,对花材的选取是不同的,强调绘画的哪个部分,省略哪个部分更是需要考量的。
在茶道的世界里有一种说法,挂上光琳的紫阳花扇面图,即便茶席中没有茶花,犹如茶花般的那样让人拥有季节感。光琳的洗炼之笔淡淡地勾勒出了一幅清雅画面,拂面而来的是瑞瑞的自然气息。东京国立博物馆馆藏光琳的《风神雷神图屏风》,展示的是花以外的魅力,不用花和叶而是用了五种的花木来强调植物枝条的线的力度;而美国大都会美术馆馆藏光琳的《八桥图屏风》,展示的则是燕子花的花和叶,屏风右侧、四丛燕子花被安排在画面中央,左侧的四丛则被安排对角线上,花与花的顾盼流连,叶与花的辅佐衬映,两扇屏风呈现对照呼应的构图。
琳派绘画多出现在扇面、屏风和襖门等横向铺开的载体上,与植物有互动,琳派调插花因此也不能远离和花器的呼应。如果使用纵深狭窄的花器,将花材横列其间是不能形成画面的,最大限度地利用花器的纵深度,前后有错落地插送花材,灵活巧用夸张和省略的技法。因此,在花器的选用上要求横幅宽、纵深窄的花器,在物理空间上使花型能够横向展开。金银的扇面形水盘、绿色织部釉长方或黑色扇面形水盘是常被琳派调插花所选用的。
较之日本的其他画派,琳派绘画更是让被写体变形,强调局部,与其表现方式类似的琳派调插花也是强调花材中的某些特征,想象在绘画中它会是如何表现的,大胆地调整枝叶,强调花姿,进行夸张或省略,不仅仅是停留在琳派绘画中的植物表现形式,而是应用合适的花材来表现。琳派调在花材上的专注甚至刻意以及对构图的考量等让人觉得该花型似有难度,但是在之前的花道课程中一路学过的花意匠、盛花、瓶花、並形花、自由表现以及花奏等,这些研习中对花材的表情、姿态等观察是重要的,至于构图,在之前习得的写景盛花、自然本位等时候也是有过体验的,在此基础上进入琳派调其实也是侍花人对花道研学至今的水道渠成。毋庸置疑,琳派调是有一定门槛的,要研习它必须在完成了初级、中级、高级的课程基础上,方能精进该段位的课程。琳派调是没有尺寸比例的量化要求的一种花型,各自见仁见智的那样去展示,技能是必须的,作为琳派绘画领域的知识储备也是不可或缺的。
曾多次看过伊东正次先生的画展,年初应伊东先生之邀,去新宿京王酒店观赏他的身延山四季风貌的个展,其中一幅高一米八,宽7米二的垂樱襖绘很是养眼,画伯说他在琳派绘画的意识中创作了该画作,我想象着该大作如果在琳派调中该会是怎样的。
转眼入秋、行走在时间里,也想停一停,与世间平分一场秋色。奈何身在江湖,当以工作为要,往来东京上海间,10月14日在小原流会馆的由根津美术馆野口院长和小原流五世小原家元的《琳派调插花》为题的对谈,只能遗憾地错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