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杨文凯:“欧楷今圣”田英章的日本缘
日期: 24年10月2期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
三家村 杨文凯

9月29日,著名书法家田英章之子田雪松发布讣告,“家父于2024年9月28日晚十点驾鹤西去,恕报不周”。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官方微信也在29日发讣告称,著名书法家、该协会第一届会长田英章因突发疾病,于周六(28日)晚在日本逝世,终年74岁。

大厦既倾,天崩地裂,斯人远去,何以慰藉?



田英章,字存青、存卿,1950年于天津出生,先后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日本国立东京学艺大学。他曾任国务院任命书高级书写员,国家人事部中国书画人才研修中心主任、中国现代硬笔书法研究会会长、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第一届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他擅长欧体楷书,被誉为“当代欧楷第一人”。他曾出版多种书法教材和作品集,如《田英章系列书法字帖》、《田英章作品精选》等130余部书法教材,他还拍摄了大量的书法教学视频,在书法教育方面成就卓著。

田英章的哥哥田蕴章也拥有深厚的书法艺术造诣,他们都学欧楷,兄弟合称为“二田”,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田楷”书风。今年2月,哥哥田蕴章逝世,本次弟弟田英章突发心脏病骤逝,世间再无“二田”。

田英章生于天津市河西区一个书香门第,父亲田荫亭是著名书画家、田派河西大鼓的创始人。田英章三岁起在父辈们教育下练习书法,六、七岁跟随父学唱京剧、拉京胡。小学时开始临摹经典碑帖,主学欧阳询楷书,兼学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赵子昂等名家诸体,同时学习揣摩历代欧楷大家的墨迹,如姚孟起、黄自元等。1981年,田英章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同年参加全军书画大赛,其作品获评书法一等奖,其后被调入国家人事局,负责《国务院任命书》书写工作。

从1977年开始,田英章先后五次获得国内外书法展赛一等奖,三次国际金奖。2020年被授予“国际书法家终身成就奖”。田英章的楷书以欧楷为根基,参以颜、赵笔意,形成了个人风格。其作品结构严整、笔画圆润,既传承了欧阳询楷书的精髓,又在笔法上有所创新,整体构图和谐统一,刚劲有力,大方隽永,风格俊朗,赏心悦目,颇具审美共性。田英章书法在国内外拥有影响力,尤其受到日本社会推崇,被尊为 “当代鉴真”“欧楷今圣”。

田英章的书法生涯,与日本结下了不解之缘。1983年9月,在东京举办“中国田氏兄弟(田蕴章、田英章)书法展”。1987年4月,在东京举办“中国田氏兄弟(田蕴章、田英章)书法展”;10月,参加在日本举办的“首届中日硬笔书法展览”。1988年荣获日本写研新印刷字体竞赛中国最高奖,1990年荣获有世界30多个国家参加的日本国际新字体森泽世界最高奖,1991年获得15个国家参加的国际书法展世界文化艺术金奖,声誉鹊起。



1985年10月,日本朝日新闻社的两位代表来到北京西直门拜访35岁的田英章,邀请他为日本《朝日新闻》1986年新年元旦的广告题写“贺春”二字。经单位领导同意后,田英章当场挥毫落墨,书写了俊逸的行书“贺春”二字,饱含着迎新贺春的祥瑞祝福与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呈现在日本人面前。朝日新闻的代表满载而归,对田英章书法艺术给予高度赞誉,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表达了敬重与向往。

1986年元旦前后的数月里,由田英章题写的“贺春”大幅海报涌现在日本的大街小巷,海报下方标注着“题字: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著名青年书法家田英章”。该举在日本引发了巨大反响,田英章及其书法迅速在日本文化圈和书道界声名远扬,誉满东瀛。田英章以毛笔赢得了荣耀。他的书法作品绝非两个简单的汉字,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动展现,成为沟通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

田英章在国家人事部任职十余年,后赴日本留学,攻读书法研究生,同时在日本开展交流活动,传播中国书法。田英章书法艺术在日本的影响力持续扩大,他也被推崇为中日书法交流领域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1990年,日本两家最大的字体公司诚邀田英章赴日,请他为两家公司亲笔书写一套楷书字库和一套行书字库。每套字库不仅涵盖汉字,还包括平假名、片假名、英文字母和数字符号等,约5万余字。田英章在日本的毛笔楷书和行书字体创作中,有着非凡贡献,成为百年来首位参与日本书体创作的中国书法家,在汉字史和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重要业绩。

在全球化浪潮风生水起、网络时代风起云涌、电脑字库进入千家万户的前夕,田英章的书法作品直接进入日本社会,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这是一个跨文化、划时代的创举。三十多年来,田英章亲笔书写的字模在日本广泛应用,随处可见。漫步于日本的大街小巷,从居酒屋商铺到街边书店,时常能与那些俊美且熟悉的汉字不期而遇。田英章真正实现了让书法走出国门,以自己端庄的书法和严谨的笔墨,践行了写好字做好人的承诺,赢得了文化尊重与民族荣誉,更在异国彰显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1993年,田英章功成业就返回中国,担任国家人事部中国书画人才研修中心主任、书画人才资格审定委员会执行主任,期间培养了一大批书法人才,并举办了国际书法交流活动。田英章在50岁时申请离岗,专心从事书法创作,撰写字库,出版硬笔、毛笔字帖。田英章先后担任中国人民大学特聘书法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国学社顾问。他还担任过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法定会长、欧阳询书法艺术研究会会长、日本国艺书道院教授、日本书艺会顾问等社会职务。



2014年11月,田英章率中国楷书网代表团一行60人访日交流,以书会友,在镰仓参观了“斋藤香坡书法展”,在东京与中国书法学院的朋友们欢聚。席间,田英章聘请相识相交25年的老友、中国书法学院院长刘洪友担任中国楷书网名誉坛主,中国书法学院也向访日的书法家们颁发了特约研究员和观察员的聘书,大力促进中日书法交流。

与田英章拥有20多年友谊的刘洪友介绍说:我28岁时认识了田老师。20多年来,中国书法学院一直传播着田老师书法的精髓。从我本人开始,到我们在日本全国的几千名学生,都受田老师的影响,从书艺到做人,从做人到拥有这么多朋友,都是如此。田老师的楷书、行书、篆书都自成风格,日本所有朋友都对田老师到来表示欢迎,因为他在日本汉字史上已经留下了足迹。日本现在电脑上使用的楷书和行书,就是田老师的杰作,他的声誉和影响已经载入了史册。当年,他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创作了近六万个字,他所付出的辛劳只有我来告诉大家。他后来回到中国,依然是夜以继日地为书法事业而奋斗。我为他感到骄傲。21世纪以来,书法从口耳传播发展到网络传播,田老师在这方面也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田英章回忆称,我和刘洪友先生相识25年,他是中国南京出身,我是天津出身,我们却在日本东京相逢见面,天地之广阔,这就叫做“缘分”。我们在一起共事、奋斗、生活,确实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我在日本只有4、5年时间,受了一些辛苦,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其中,可以说有一半来自刘院长的帮助。我们的友谊延续至今,如果还有来生,我想肯定会继续延续下去。中国楷书网是中国政府注册备案承认的一个网络,现有8万多会员,每天在线人数从5000-30000人不等。我们愿意把“名誉坛主”这个最高荣誉,授予我们最好的朋友刘洪友,更祝愿中日友好事业不断发展。



2018年5月,田英章带领70余位师生携作品访日,参加由国际书法艺术协会、(日本)中国书法学院联合主办的“第51回 2018国际书法艺术展”。中日书法艺术共济一堂,蔚为大观。田英章与原产经书道会会长斋藤香坡、国际书法艺术协会刘洪友会长等老朋友相会,非常高兴。斋藤香坡为田英章颁发了“国际书法艺术终身成就奖”,以表彰他在书法创作和教育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

当时,刘洪友分享了自己与田英章近30年的友谊。他说,这次我们中国书法学院能和田英章书法研究院联合出展,非常有意义。29年前,在斋藤香坡先生家里,我有缘结识了田英章老师。此后,我们各自从事了对书法艺术有益的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的目的是为了中日友好而敞开胸怀,接纳更多日本朋友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和理解。



田英章在祝贺会上致辞指出:“书法艺术没有国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抑或是高官巨贾,一个人对书法知之甚少,都是一种不足和遗憾。今天,,中日两国书法家欢聚在一起,共同研究和切磋书法,当是一件快事。”

 “回想起30年前,我在日本求学期间,受到过斋藤香坡先生和日本友人的多方关照和帮助,至今历历在目,难以忘怀。我感恩命运的安排,我与刘洪友先生结下的友谊,不是兄弟,胜似兄弟。我们在书法事业上共同努力,取得了较为辉煌的业绩,没有愧对我们的一生。如今,我们已不再年轻,更多的时间都在回忆过去。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告诉在座的年轻人,书法是珍贵的,艺术是崇高的,但真挚的友谊和善良更加珍贵和崇高,它超越了所有的国界和地域,它才是真正永恒的、永不磨灭的。衷心祝福各位,祝愿中日两国人民友谊万古长青。”

据中国田英章书法研究院段新风院长介绍称,30年来,田英章老师的书法在中国取得了巨大影响和辉煌成就。中国田英章书法研究院自建院以来,在中国大陆各地成立了70余所分院,中国1亿9000万中小学生都在学习田英章书法,在中国学习田英章书法的国民多达9000万人以上。田英章老师出版的字帖多达1600余种,影响波及海外和全世界,田英章的书法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今天的盛会,不仅增进田英章老师与斋藤先生、刘洪友先生个人的友谊,也会促进中日书法事业更加蓬勃地向前发展。





的确,田英章笔下的“田氏欧楷”,可以说首先是在日本获得认可、受到推崇当不为过。有关田英章的字,也引起过一些质疑,或指责“田楷”是印刷体是美术字,没有变化,不能成为书法家。不过,大部分人都欣赏田英章的书法,因为他的字体独树一帜,被称为“田楷”就是最好的证明。中国“书法”与日本“书道”,是有区别的。中国书法乃“法”字当头,把传统放在第一位,“法”是法度,是规矩,是一切表现的基础,习书者先学法,即遵守法度和规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田英章守住了传统,守住了中国书法的根基。

谈到“什么是书法”时,田英章曾说过:书法既是高山,又是大海。用一个比喻来说,就像一个人沿着悬崖峭壁艰难地向上爬,快爬到山顶的时候,发现一个洞,洞口有两扇门,推开门一看,里面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海,门上写着两个字:“书法”。



2018年,好友刘洪友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期间,发表了题为《锐变与冲击—现代日本汉字圈的书法创作》专题报告。他指出,从宏观上看,日本书法是中国书法领域的“地区书法”,而书法本没有国界,书法的产生是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的结晶,文化的根源在中国。

刘洪友表示,当前在中国有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叫田英章,他在学术上主张正统、以继承和弘扬书法优秀传统为己任,坚定不移地坚守在传统书法的阵地上。田英章先生一直主张“以德养书,以书扬德”,“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是正统书法教育的典范。田英章先生遵循正统,传承经典,社会永远报答遵循优秀传统的人!我与田英章是几十年的好朋友,但田先生又是我本人永远崇拜和无法超越的大家!

针对当前流播于世的丑书,刘洪友认为是一种杂耍,在书写时狂吼乱叫亵渎了笔魂墨情,玷污了中国文化,背离了传统,扭曲了汉字,误导了国民!刘洪友呼吁,我们要对书法怀有永远的虔诚!面对书法我们要如临至尊,恭恭敬敬,绝不妄自菲薄。没有虔诚的心态,文化是传承不了的,文化自信更是无从谈起!

同样,田英章也曾屡次表明,哪个朝代都有胡写乱画的,但是胡写乱画的字流传不下来。《兰亭序》之所以流传下来,就是因为好。不管它是真是假,能传后世的,就是靠功夫。王羲之不是什么大官,因为他的字好就流传下来了。孔子说,学而知不足,教而知困。其实,没有一个字是好写的,不下苦功夫就永远写不好。人世间,凡是好的东西,做起来都很难。写字也是一样,好看的字难写。每一个笔画都要精确到位,认为差不多不行。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在书法艺术上尤其明显。

大道至简,诚哉斯言。这些书法艺术的经验谈,启发后学,弥足珍贵。如今,一代书法大家田英章遽归道山,山海同悲,而他守正创新的艺术精神将留存下去,嘉惠时贤,泽被后人。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6/208534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