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何处是归程
日期: 08年03月1期 评分: 10.00/1

长篇连载之一百六十三

○ 张 

  碧子只好又回了五常,但是还是三天两头,趁著夜色,来到李家,带来给学飞做的种种吃的,喝的。

  学飞和碧子在这个山村小学教书,附近的生产队还给了他们自留地,因此吃的、用的花不了几个钱,有一些积蓄。但是两个人都突然不见了,小学的工资也不发了,时间一长,经济上就有些紧张了。

  李家二哥也看出来了这一点,介绍碧子和小强去他们工厂里做临时工,日子也就这样对付过了下去。

  学飞的伤在李家大爷、大娘的精心照料下,渐渐有了好转,但是也是只能坐起来,还不能走路。他自己非常拝急,但是在那种环境下,也无法找个好医生看看,只好这样熬著,忍著。

  1968年12月22日的早晨,碧子和小强吃了早饭准备去上班,在二哥家的收音机里听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预告,说今晚将广播毛主席最新指示。到了晚上,碧子和小强及二哥一家虔诚地守候在收音机旁,等待著聆听毛主席的声音。时间到了,播音员用宏亮的声音播出了《人民日报》将于次日发表的一篇报道及其编者按。这篇报道介绍了甘肃省会宁县城关镇部分居民到农村安家落户一事,标题是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

  《人民日报》为这篇报道所加的编者按语引述了毛泽东10多天前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收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的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

  全五常城里的街道上立刻锣鼓喧天,红旗漫卷,庆祝毛主席的12.11指示发表。

  当时有人写出热情洋溢的诗歌:北京传来大喜讯,最新指示照人心。知识青年齐响应,满怀豪情下农村。接受工农再教育,战天斗地破私心。紧跟统帅毛主席,广阔天地炼忠心。

  从此以后,从省城到县城,大批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安家落户。原来威风凛凛的红卫兵们,也都收起了军装、袖标,打起行李下乡去了。

  刚刚去的时候还挺新鲜,时间一长,就尝到穷乡僻壤面朝黄土背对天,高粱米饭白菜汤的滋味,知识青年们纷纷变得潦倒不堪,唱起了自己填词翻唱的歌曲∶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那柏油的大马路上

  红卫兵之乱过去了,学飞一家也没有躲躲藏藏的必要了,他们回到了泗河的家里,学校里也知道了他们逃难的原委,对他们很同情,碧子很快就复职了。可学飞是教体育的,现在还是站不起来,不能再教了。而小强身体健壮,也已经16岁了,体育也不错,学校就让他当了体育课的代课教员。

  一家人的生活现在要靠碧子和小强了,他们在学校下班后,轮班照顾学飞,还要照料自留地里的庄稼和蔬菜。

  学飞每天不能出门,就在家里读书。他时常给小强讲解家传的武术书籍,督促小强习武。他还拿出自己以前学过的教科书,有的是中文的,有的是日语的。他边教小强学日语,边让他读这些书籍。他对小强说:学文化总是有用的,别看现在用不上,早晚会有用的。工作要做好,武艺要常练,学习也不能断。

  小强打心眼里佩服、尊重爸爸,也很听话。他正在长成一个健壮的青年,长年的锻炼使他健美、挺拔,博学的父亲的谆谆教导,也使他黑红的脸膛上透著文雅和智慧。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5/66743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