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阳吉
室内游泳池里水花四溅,水池清碧得如同蓝宝石,像亚热带的海水。透过游泳镜,我看到我的手在蓝色的水中划动,想像我在深海里浪漫地潜泳。旁边不时有年轻姑娘游过,充满青春活力的身体镶在湛蓝的水中,真是一幅养眼的美景。
我爱看池里年轻姑娘游泳的泳姿。尤其是有一个高个子姑娘,她那修长健美的手臂,划水时在蓝色的池水中激起白色的水花。那动作,优美而富有韵律,手臂在水中起落,让人想起划艇运动员的双桨,结实而苗条的身体像一条破浪前行的飞鱼,身后跟著一串微微泛起的水花。侧身,换气,抬臂,前伸,切入,翻滚转体,脚触池壁,蹬腿,又展开新的一程。
所有动作都协调成一种韵律,在泳池中像一条美人鱼那样自由地击水,这种美感把我简直看呆了。可怜的我是从中国最乾旱,最穷乡僻壤的内蒙古巴丹吉林大沙漠来到东京的,一下看到那乾净整洁、五光十色的室内游泳池,这是我每天要去练习的“游泳俱乐部”吗?我高兴坏了,真恨不得在这蓝莹莹,满是美人鱼的“秦淮河”里,一下子淹死算了。
在国内游泳时,没有近视游泳镜,在水中无法看清女人的体态。日本有各种度数的近视游泳镜,我现在带著五百度近视游泳镜,心里那个美啊!比岸上还看得清楚!嘿嘿!我的近视眼镜才二百五。再说国内的游泳池的水不是常换的,脏了就用漂白粉,一直等到那水都浑沌了才换。每次游泳,都难免不小心喝水,水脏的时候也不例外。喝多了容易得胃溃疡,据说东京博士就是喝多了国内游泳池的水才得了胃溃疡。胡说八道!嗨!朋友!信不信由你!
从10年前开始,我下班后到体育馆去游泳,因为发胖了。我发胖不受看,小脑袋、细腿,两头小中间大,整个一个大枣核。太座不喜欢我,没办法报名去游泳俱乐部。
日本游泳的基础是从自由泳练习,日本人几乎清一色自由泳,中国人反过来,差不多全是蛙泳。我发现中国人游水的技能是自然天成的,在河里沟里玩著就学会了。我小时候游泳就没有穿过游泳裤,在养鱼池、窑坑里光著屁股玩水,扎猛子,扎著扎著就会游了。当然,是蛙泳式的狗刨。而日本人的孩子们是在游泳池里由教练教出来的。他们很早就将自由泳定为基本的游泳姿势,初学都从自由泳开始。然后再学其他姿势,才轮到蛙泳。日本人不将蛙泳看作是一个重要的姿势。自由泳游起来动作幅度比较大,也比其他姿势好看。你看双脚像一个小发动机在水下交替打水,很像刚发明蒸汽船时的叶片,推著船行进。游得好的人水面溅起的水花很小,人像船一样平稳前行,换气时身体有节奏地侧转,如同鱼那样自然。最惹眼的是那年轻姑娘长浆般的双臂,从身侧后出水,像划艇长长的浆片划出水面,越过空中,在前方入水,朝水下划去,抡一个完美的圆圈。手的圆弧运动和腿的直线运动配合,人在水中游起来如同破浪蛟龙,哗哗向前。那姿势的确很美,富有活力和生气,富有力量、速度和动感。
我正规学习游泳是在体育学院,那时体育学院还没有室内游泳池,只有一个湖,湖边修建的水泥游泳池连著湖,这湖里能游泳,还能从湖里钓鱼,泥里头抠蛤蜊。同学们喜欢到湖里游泳的人不少,但是很多人往往聚集在岸边,我则喜欢到湖中心去。那里人少,水是清的,有的地方长满翠绿的水草,人就在水草里游,像种了水草的鱼缸里的鱼。有一次我们高一级内蒙古的学长游泳时被水草缠住差点溺死,以后我就不去湖中心去游了。要是淹死了,太座就不知道跟谁跑了。在体育学院接受了正规的游泳训练,学会了自由泳,蛙泳,仰泳。但是蝶泳一直没学会。因为蝶泳不好学,现在蝶泳是我的得意项目。
当然,那时我还是主要游蛙泳。蛙泳的动作不显眼,手和脚划水都在水下近乎平面画圆圈。这种姿势速度不快,游起来一幅气定神闲的样子,如果不是比赛,就像在水中散步或者是打太极拳。 速度不够快,姿势也看不出美,没有爆发的冲击力。不过蛙泳倒是符合传统中国人那种为人不事张扬,含蓄内敛的生活哲学。蛙泳在体力上要求也宽一些,可快可慢,可以慢到如同老牛入水,不徐不急。在技术上也较容易掌握;姿势可以随意调整。头可一直昂在水面之上,滴水不沾,也可以探入水中,减少阻力。那么中国人为什么多数只会蛙泳呢?我想传统中国人做事不讲效率,生活节奏缓慢悠闲,所以将散步的方法用于水中。蛙泳像青蛙游水动作。模仿动物,是中国人的拿手好戏。中国最早不是有五禽戏吗?还有什么猴拳,鹰爪,螳螂腿。
而自由泳则是一套富有节奏的动作配合:打水,扭身,仰头,换气,抬手,入水。所有动作皆要和谐一致,游起来才好看,才游得快,确实是很大的功夫。 任何事物有长处就有短处。自由泳速度快,泳式美,但体力消耗大,不是筋力强健的年轻人,在水里折腾不了多久。我当年可以用蛙泳在武汉横渡长江,现在换自由泳扑腾一千米就在找岸上了。
在日本室内游泳池游泳,每天都是循环水,那水清澈见底,池里的泳道,底部深浅的连接线都看得一清二楚,心情特别好。潜水下去,四周是蓝莹莹的,彷佛梦幻世界。还有那些在水中活力四射的姑娘们,如同浪里白条,给游泳池带来吸引力量,眼看著她们轻松戏水,是一种享受,好像她们的活力也传到了我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