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水
中禅寺湖和华严瀑布
站在中禅寺湖畔,使我有似曾相识之感,自然联想到几年前看过的北海道的摩周湖。这两座湖都是火山湖,都带有北欧的风情。然而,摩周湖清碧、幽深,中禅寺湖明净、柔和。摩周湖有一个湖心岛,犹如一颗美人痣,又似印度女子额上的珍珠,乖巧可人;中禅寺湖依偎著男体山,宛若出浴少妇,在恋人的怀中愈见风姿绰约。摩周湖缜密得像一口井,长在深闺人未知;中禅寺湖敞亮似一片海,眉眼盈盈含笑意。到了摩周湖,放逸者变得拘谨,看了中禅寺湖,拘谨者变得放逸。我又拿它和杭州西湖作比,也许是人气太重了,我总觉得西湖的水绿得太厚,不如这里的清朗,灵动。西湖年年岁岁,朝朝暮暮,游客如蚁,画船如织,看不尽千百景,载不动几多愁。单是机动船漏泄的废液,就使湖面飘荡著一层淡淡的明油似的污垢。这是多年前我去西湖得到的印象,也许后来作了治理。但愿我的感觉已成过去,西湖早就焕然一新了吧?
湖东的华严瀑布是中禅寺湖的馀韵绵延,同那智瀑布和袋田瀑布一起称为日本三大名瀑。一脉水流,穿山越谷,从高约百米的绿树崖头,飞流直下。如云如棉,如练如帘。上浮成绮,下散成烟。动则悬河,静则聚潭。在这里,凭藉著高山深谷的巨大落差,大自然创作并导演了一曲由古至今、永无休止的交响乐。
观瀑宜仰望,不宜俯瞰。仰望才有气势,自然也就产生敬畏之情。可惜那天我是站在观瀑台上,同那浩浩水流保持著平视,这就无意之中减损了瀑布的威力,没有体验到“银河落九天”的博大景象。
听说乘电梯下到谷底,效果会出奇的好,既是远眺,又是仰望。那就只能等到下次再来了。
东山魁夷说,人对自然,要谦虚,要朴素,要舍弃清高和偏执……画伯的话很对。如果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自然,自然也就疏远著你,使你无法看到它的真实面目。
从华严瀑归来,我一直思索这个问题。
杉树林荫路
日光杉树林荫路,自明治时代以来,就很出名。不少文人雅士,赋诗述文,描写过,礼赞过。文豪幸田露伴在一篇文章中说:“从今市到日光的路,是漂亮的杉树林荫路。汽车一闪而过,太可惜了。若能使时代倒转,穿著白底的夏衫,在杉树的绿荫下散步,嘴里衔著香烟,连衣袖都染上青翠,那有多好!……”
我这回同样有著露伴式的遗憾。这种遗憾肯定比他更深,因为我游日光较之露伴晚了80年,乘坐的又是密闭的空调大巴。当时露伴坐的汽车,速度想必很慢,又逢七月,车窗也该开著,所见所闻,都比我更接近于自然界的一景一物。如果说,步行者能和自然肌肤相亲,那么露伴可以说是同自然握手言欢,而我呢,只能算是月下看美人了。
汽车在杉树林里穿行,如船行于绿海之中。道路曲曲环环,团团树影,枝叶婆娑,不时地扫过车身,如同滚滚碧浪,前后回旋往复。林下,碧草如茵,几幢欧式别墅点缀其中。一路上,清幽幽,静悄悄。难得能看到一两个人影。
这里的杉树年龄大都在百岁以上。其中有收入吉尼斯纪录的世界最老最高的杉树王。据说,1648年德川家康33周年忌日,这里的一棵树王被德川家族的宠臣松平正纲呈献给了东照宫。
林中还有一棵巨杉,高38米,直径2.5米,伟岸而又漂亮。早年被炮弹打中了主干,后来樱树的种子飞进龟裂的树身,每年春天,古老的杉树干上,开放著艳丽的樱花,犹如人间的老夫少妻,相依相伴,占尽风流。因而,这杉树名曰“樱杉”。
诚如幸田露伴所言,在这远离尘嚣的森林里放开两腿走一走,当是现代人的一种至高的休闲享受。不但身心满浸著绿色,呼吸都会化作一股绿风,甚至连人也会变成一条青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