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夏游热海(下)
日期: 05年11月1期

■ 乐水
   越过海岸大道,我来到沙滩上,这里更是灼热难当。海风拂拂,却没有一点凉意。人好似站在蒸笼里,脚下的沙子能烤熟鸡蛋。一些青年男女半裸半掩,游罢海水后,躺在阳伞下喁喁情话,跟前摆着携带电话,喝空的饮料瓶等物。我在这海滩上再也看不到那种生死离别的场面,听不到那种呼天抢地的控诉了。时代变了,如今是21世纪了,今天的海滩完全是另一副面容,连海水也显得无精打采,失去了往日的情怀。
   终于在一座人工筑起的平台上看到了“阿宫之松”。说实在的,有点儿叫人失望。这松树并不如我想象得那样高大伟岸,而是矮矮的一簇,被其它群绿包围着挺不起腰来。旁边的木牌上写着:“树势恢复中”。原来这不是小说中描写的那棵老松,而是当代新植的幼树。要恢复昔日的辉煌,看来还需要花很长时间吧。松树附近树立一段长条石碑,上书“红叶山人纪念,金色夜叉之碑”。碑身不作任何修饰,呈现原始自然之美。
   阿宫之松虽然使我不大满意,但聊胜于无。日本人对文学胜迹的注意与保护,一直令人肃然起敬。文学在这个民族的心目中,占据着崇高的地位。我想,除了法国等少数国家外,日本也许是最看重文学和文人的一个国度。随便举个例子,日本各地随处都能看到文学碑、诗碑或句碑。这些石碑不讲来头,不拘形式,于河边泽畔,山坡路旁,立一巨石,刻上与此地有点缘分的文人一首诗作,一首俳句或名作中的一段话,便能成为使人驻足凭吊的景观。许多古代和现当代作家都有规模不同的文学纪念馆、陈列馆或纪念室。如长野县木曾马笼和小诸市的岛崎藤村纪念乡和纪念馆,爱媛县松山市的正冈子规纪念馆,岛根县津和野的森鸥外旧居,松江市的小泉八云纪念馆,长野市城山公园的东山魁夷纪念馆等等,数不胜数。日本1000日元纸币上印着明治文豪夏目漱石的头像,新发行的5000元纸币上是才女作家?口一叶的倩影。分别由东京站和新宿站开往伊豆半岛的快速电车都根据川端康成的小说《伊豆的舞女》取名为“舞女号”……这些都为单调而浮躁的现代文明生活,平添几分文学意味的浪漫和风流,其用心是值得称道的。
   和热海深深结下缘分的还有一个作家,他就是日本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坪内逍遥。坪内生于美浓(今岐阜)尾张藩阀之豪门,少年好游侠喜骑射,精通汉学,稍长,上京结识了高田早苗。东京专门学校(早稻田大学前身)开办后,坪内逍遥担任西洋史和宪法论的讲师,同大隈重信、小野梓等人相友善。1886年出版文艺评论《小说神髓》,提出“小说的主脑是人情,世态风俗次之”的著名论断,为日本近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他又是一位卓越的戏剧理论家,倡导戏剧革新,并以《桐一叶》、《牧之方》等自创的戏剧作品为教本,推行新的表演技巧。他投私财创立戏剧研究所广招弟子,亲自讲授莎士比亚、易卜生的作品以及艺术哲学和日本传统艺术,培养了岛村抱月、松井须磨子等著名剧作家和表演艺术家。
   由JR线南宫站向南走十多分钟,可以看到一座古老的二层木质建筑,院里生长着两棵高大的柿子树,这里就是闻名遐迩的双柿舍。逍遥致力于戏剧改革中途受挫,他苦心经营的文艺协会,内部矛盾重重,再加上自己心爱的弟子岛村抱月和松井须磨子的恋爱问题闹得满城风雨,逍遥只好急流勇退,颓然携家来到热海,埋头学术闭门不出。他在这座双柿舍里除了从事戏剧理论的研究和写作外,主要业绩就是翻译莎士比亚戏剧。他为译莎投注了全部精力,夙兴夜寐,焚膏继晷,陪伴他的除了老妻就是屋外两棵古老的柿树。这两棵柿树树龄都在400年以上,夏荣冬枯,春华秋实,始终守望在呈现着塔形的书斋旁,眼看着这位明治文豪走完他76岁的人生旅程。
   老树发细叶,毵毵五百枝。
   出门望海面,遥遥碧波起。
   从逍遥这首自作的短歌里,可以捕捉到当时作者一点飘忽迷离的生活实景。
   逍遥自幼爱读莎士比亚,翻译莎翁戏剧历时50余年。1884年他担任东京专门学校讲师时,始译《凯撒大帝》,断断续续于1928年古稀之年完成40卷,并写出一部《莎士比亚研究入门》的专着。自1933年起,又将20年来的译作重新校订一遍,统一风格,完成了《新修莎士比亚全集》40卷的全部翻译事业。当他校订完毕《奥赛罗》的译稿时,健康状况急剧恶化,遂于1935年2月28日去世。墓地建于不远的海藏寺境内,碑文由市岛谦吉题写,上书“逍遥坪内雄藏夫妇之墓”。
   如今,逍遥旧居门前的两棵柿树依然郁郁葱葱,老当益壮,将清凉洒满这座寂静的小院。然而,人去楼空,姗姗树影下,早已寻觅不到当年主人的身姿。尽管海面上日夜涛声阵阵,再也没有人从这座小院里投去深情的一瞥了。
   “热海是伊豆的都会”,在我登车行将离去的时候,耳畔又响起了川端康成的话语。将伊豆当作第二故乡的川端康成,最了解伊豆,最有资格评说伊豆。如果说整个伊豆半岛都浸满了日本文化的乳汁,那么,热海就是饱吮这乳汁的幸运儿。古今文人的过往,内外文化的汇聚,使得热海在日本城市中独树一帜,占尽春光。
   尾崎红叶来了,又走了,即便他所描绘的明月碧水、白沙青松,也挽不住那匆匆背影。坪内逍遥来了,住下了,是热海这座海滨小城使他晚年活得充实有味,五彩缤纷。一座城市,一个地方,其它因素先不说,只要能吸引众多智者的目光,只要有了厚重的文化聚集,自然也就有了身价,有了魅力。
   热海真热,这里的热使我难忘。不过,除了气候之外,似乎另有一些东西深深渗入了记忆的底层。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5/14349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