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过陈果导演的《榴莲飘飘》,讲一个东北女孩到香港从事性服务工作的故事,觉得很有印象,是一个与《甜蜜蜜》一样讲述大陆青年去香港追梦的故事。虽不如《甜蜜蜜》浪漫,却远比《甜蜜蜜》辛酸。我看电影重在看,与现在的电影人把电影当作商品重在作电影说电影不同,我认为电影的商品性再重要,也是要拿给观众观看品味的东西,故事很重要。本着看故事的动机,看了《饺子》。
陈果自己说“《饺子》不仅是一部心理惊悚片,同时是一部社会讽刺剧,这部影片抓住了女人对青春和美丽的沉迷。(新闻晨报记者黄斌)”
尽管这部电影被包装为典型的商业恐怖片,但它的故事性还是让我这个重看故事的自觉观众感到了强烈的震撼。不仅生理上不舒服,心理上感情上都受到相当程度的轰击,有点一时混乱不清,沉在故事的细节中联想着很多现实社会的繁杂情景。
剧本由李碧华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编,并且由她亲自担当编剧,把小说中诡异恐怖的气氛烘托得尤为突出。杜可风摄影,陈可辛监制。片子讲的是一个嫁给富商的昔日大陆女明星希望找到回春灵丹以挽回已经在外有年轻情人的丈夫之心。故事的关键就在于以中国的传统美食饺子为载体,而其本来面目是用婴儿死胎做成的饺子馅。每当镜头对准有粉红色肉馅的饺子时,都起到了放大生活中恐惧感的效果,令人不寒而栗。从恐怖片的恐怖度来说,该片大获成功。
可我还是在故事里绕着走不出来。
在这里,有青春的女孩出卖青春,没青春的妻子重金购买青春。她们的买卖行为中都伴随着生殖与生命,伴随着另一个生命的孕育和夭折。说到底是女人自己吃自己。自己的血肉自己的青春自己的年华。自然呢?谁来为抗拒自然付出的代价买单?
广式早茶中半透明虾饺中的粉红,暗示着婴胎的血肉,那是换取青春的极品。男人可怜还是女人可怜?男人在商界这个看不见血的战场上拼搏,女人在青春与生命的流血中拼搏。片中出现5个女人,富商夫人李太(杨千?檬危?⒔茸拥曛髅囊蹋ò琢槭危?⒃飧盖考榛吃械?5岁女孩及其母亲和李先生(梁家辉饰)的年轻情人。她们都有端庄的容貌健康的身体,可是她们的生活中却充满扭曲和变形。这是一群生活在非常态生活中女人生活的极端描写。
原作者的婴胎饺子这一灵感是否来自传统补药鹿胎膏?鹿胎膏是怎样合成的?究竟有怎样的回春之效?我认识的一个日本女人曾对我说她面部注射胎盘素,她的面部皮肤的确细腻姣好。她还说中国的珍珠霜非常好,用来擦脚极有效,视其足也的确光洁细嫩。好象只有她本人不知道自己丈夫在上海另有家室,但不能排除她在担心失去美貌的忧患中度日。这样看来,《饺子》还真不仅仅是一个单纯追求恐怖效果的商业片。谁能为女人解除失宠或遭代替的忧患?谁能给这些美貌夫人一份与她们的物质满足相称的心理安全?“太太口服液”之类的应运而生是不是有几分令人难堪?媚姨选择了离婚,走上一条过五关斩六将单枪匹马胆大妄为的血腥之路,可是她的女人欲还是战胜了金钱欲,当她体验到与李先生的性悦之后,毅然撕破李太的支票拒绝继续搭救李太而选择李先生的身体或者说爱抚。为得到5月胎儿这份“极品”,她在自家陋室里给15岁女孩做非法引产而导致女孩死亡。事发后逃回深圳,她在深圳闹市中肩挑双担一身轻的背影述说着她后半生的不幸和无止境的艰辛与空虚。留住了美貌却没留住幸福,有了走出婚姻的自由却失去了做合法公民的自由。
李太第一次把胎肉饺子放进口中时恶心得难以启口,媚姨鼓励她说“不要想前因,只要想后果”。李太的生活完全是一只附着在有钱男人身上的寄生虫,她丧失了去体验作为普通人的幸福能力。这样的女人不在少数,甚至说它已构成一个女人阶层。她们只能在自己的危机圈中挣扎,走向极端时就不免会失去正常判断而走上歧途。媚姨提醒李太说“5年后你是老二,10年后你是老三,15年后你是老四。”李先生的在外情人已经使李太成为老二,媚姨又使她沦落为老三。女人的敌人不是男人,而是自己的同类,甚至是自己。用婴胎保持青春就是自食行为。出高价买通丈夫情人同意引产5个月的“极品”胎儿做回春妙药时,李太已是迫不及待。妒嫉已成邪恶,人性转为兽性。
这里的每个女人都被迫走上了没有未来的“死路”。她们有的是无奈,有的是自己的选择。在追求浮华幸福的混乱中虚度着年华,在不甘平庸中自暴自弃。
李先生跟媚姨行事时看见她墙上大陆带来的奖状,上面写着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发现她1960年20岁时,不仅没被这个看上去不到30岁的60多岁妖精吓晕,而是共上贼船,一边作情人一边来做饺客。谁也拒绝不了青春的诱惑。青春是美好还是罪恶?
凡是有过生育体验的女人都不会忘记自己腹中第一次胎动带来的幸福感,用听诊器听到自己孕育着的生命体在腹中的胎音时,全身都会浸泡在幸福之中。那是真正的福音。生命的从无到有,生命中的生命。电影故事在伴随着这种幸福胎音的放大节奏中展开。
这里有男女无爱情,有吃人无杀人,有婚姻角色无家庭生活。也许他们(她们)都曾有过,但现在都已用尽。
2005年9月25日大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