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栋,就读于武汉大学建筑系,第二届“ 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处女作《高三四兄弟》一出版即获得三万的发行量。不同于一般的青春写手,陈安栋出道后甚少面对媒体,亦不涉足文学圈内的纷争,是耐得住寂寞的人。
然而并不因此而甘于平凡。21岁曾休学去西藏旅行一年。文字、音乐和美术都有小成。建筑设计作品曾获双年展入围奖。少年得志,意气风发。低调生活表象下,掩盖着强烈的企图心。觊觎艺术皇冠上的每颗珍珠,因为“ 谦逊者不败,傲慢者不朽。”
《情爱胶囊》是一本他20岁时写好的书,目的是纪念初恋。这本原名《巴别塔》的书,一经出版既得到业内出版人和文学评论者的一致好评。作者的文字冷静,情感热切,文字里面艺术与神学的超拔气息,使这部作品的现实意义超出于一般的青春文学之外。这是本一旦拿起就很难掩卷的书。
当“ 全神时代”降临人类,情爱胶囊成功诞生,爱的痛苦从此消失,“往下惟有静静的时间”。人类亘古的寂寞随胶囊穿越每个人的腹腔。那些注定爱着和痛苦着的灵魂却无法因此解脱,他们走到了尽头,亦杀戮亦自戕。面对这部作品,有书评人这样写道:“ 审判之后是杀戮,这事情本身并非可怕,只是其结果简单清寂得可怕,大地白茫茫一片真干?簟!?br> 圣经里的巴别塔是人的耻辱柱,神的纪念碑,这本原名《巴别塔》的小说,是爱的天祭台,一只秃鹫,在其上快乐地盘旋。人最终成为不了神,神原本拯救不了人,爱是人和神共同的疮疤。
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言的,“我曾如此忧郁、绝望过。我的心曾经能够承载这一切,并无知无觉地享受年少的伤感。没有人会因此指责我,我也不害怕他们的指责。而这一切都过去了。很多人对我说,我再也写不出《高三四兄弟》那样的小说。我想我也写不出《情爱胶囊》(它的原名是《巴别塔》)。对我而言,那时的写作不是技术性的东西,也没有一步步苦心经营,使之接近那些高山仰止的企图。它只是一个时间罐头,用来隐藏我的生命……青涩、无法卒读的青春。虚幻、牵强、过分炽烈的恋情。不为理性彻底规训的身体。无可否认的是,我们就曾经那么一路走来。”
摘自新浪读书
日本芥川、直木文学大奖揭晓
日期:
05年02月2期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3/9928
Copyright© 中文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