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打算引进中国大陆资金投入台湾股市。台湾政府通过了大幅开放对中国投资的方案,将从今年8月起把台湾企业对中国大陆投资的限制大幅上调,同时也计划引进陆资投入台湾,这样的政策受到了在野的民进党批评。
台湾行政院会7月17日通过的“大陆投资金额上限松绑及审查便捷化方案“,除了将企业赴大陆投资,由原先的百分之四十上限,放宽为百分之六十,同时将审查的程序放松。行政院还打算引进中国大陆资金投入台湾股市以及产业,台湾政府计划在今年底完成的财经法规松绑包括:开放陆资到台投资生产事业、放宽外国企业在台上市的条件等。
目前台湾经济受到通胀等众多因素打击,股市也连续两个月下跌,积累不少民怨。声望不断下跌的国民党政府提出与中国经济更紧密结合的药方,希望能拉升民众对其支持度。
“依附式开放”
但把台湾与中国经济更紧密结合一直是个具高度争议性的议题,民进党批评这是对中国“依附式的开放“,在两岸开放战略上犯了严重错误。民进党认为两岸政策涉及国家安全,产业发展,劳工就业,金融稳定以及新闻自由等问题,必须深思两岸政经互动的复杂性,以及凝聚社会共识与思考开放的后遗症。
与此前两岸直航与中国游客到台议题一样,像是陆资到台议题,国民党政府也是在北京尚未正式开绿灯前,先宣布了相关的决定与实施的时间点,这样的方式也受到批评。
民进党说,过于一厢情愿,自设时间底线并且过早摊牌,将会限缩了未来与北京的谈判筹码,造成协商时被迫让步,损害国家利益以及台湾相关业者利益。
民进党并以台湾政府预计开放“凤凰卫视”以及“中央电视台”到台为例指出,在中国不开放台湾媒体“登陆”的状况下,片面的开放牺牲了对等性原则。
民间看法分歧
两岸经贸更大程度交流的方案,虽然受到一些一直要求更大程度开放的台商团体欢迎,但也同时引起民间的担忧。
民众担心的是台商更多投资到中国大陆,将使得台湾的失业率更高,而引进陆资投入生产事业或公共建设,也引起将对台湾本地企业造成打击的疑虑。
最近的一个例子是,开放两岸直航后台湾的航空公司虽然有一些利益,但也因此受到与中国航空业竞争的压力,因为许多台湾游客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中转中国大陆城市到欧美各地,这也导致了台湾航空业被迫减少航班的经营危机。
相对于两岸经贸的融合,一般民众更关心的是与切身相关议题,比如通胀造成的生活压力,以及台湾股市大跌造成的财富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