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大街”穿制服的多属违规着装
北京市海淀区居民孙国英感到疑惑:家门口的自行车存车收费人员怎么也穿制服了?穿得跟“ 93”式警服差不多。“ 不是只有执法人员才能穿制服吗?看自行车的也穿,合适吗?”
实际上从城管、烟草管理、环保、屠宰,到小区保安、酒店门卫、电力公司职工、停车场收费人员,似乎“ 满大街”都是穿制服的人。连高速公路出入口的收费人员,只管发卡、收钱,也穿著类似老式交警服装的制服。
只要查阅有关文件,就可以发现自1986年以来,国务院多次明确,“批准统一着装的权限集中在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无权批准”,并于1992年公布了经国务院批准统一着装的部门、行业的着装范围。很多统一着装的部门、行业不在批准范围之内,比如城管、文化稽查、国土监察、物价、水电管理、高速公路收费等。
行政执法人员在行使执法权时着装也很混乱:穿与不穿不统一,不同地区制服样式不一致,老百姓分不清到底哪些是“ 正规军”,哪些是“杂牌军”。四川绵阳民警孙红兵这样形容当地部分行政执法人员的行为:“他们穿著制服耀武扬威进歌厅、酒店、赌馆,丑态百出;有的还穿著制服和异性在大街上嬉笑打闹……”
“制服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和符号,统一着装是非常严肃的事情。”中国社科院政治所副研究员韩旭表示,“现在谁都想穿,谁都敢穿,违背了统一着装的严肃性,确实有些不伦不类。”
“远看是警察,近看像警察,仔细一看,原来是假警察”
部分部门、行业擅自统一着装的一大趋势,是仿制警服。经国务院批准,自2000年10月1日起,人民警察正式着“ 99”式警服从事执法工作。几乎是同时,全国许多地方、部门相继出现了穿著仿制“ 99”式警服的现象。
据公安部调查,目前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存在这一问题,其中河北、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陕西、宁夏等省区尤为严重。
仿制的种类几乎涵盖了“ 99”式警服的所有品种,其颜色款式与“ 99”式警服极其相似,足以乱真,所谓“ 远看是警察,近看像警察,仔细一看,原来是假警察”。
辽宁、河北、山东、广西等地的110报警服务台多次接到群众举报,说有“警察”打人,非法扣押物品、罚款。等干警赶到现场,才发现被举报的是穿著仿制警服的交通监理、烟草专卖、畜牧检疫等部门的工作人员。
擅自统一着装或扩大着装范围,还造成了巨大的财力浪费。根据国务院1992年的规定,公安、国家安全部门和司法部门劳改劳教工作干警统一着装费用全部由财政负担;法院、检察院、海关、商品检验、卫生、农业、林业、交通、国家海洋、工商、税务等部门的着装费,除个人负担30%外,其余均由财政负担。这是一笔相当惊人的开支。仅以烟草系统为例,全国烟草系统约50万名职工,即使只有一半人着装,财政也要开支2亿元。
乱着装:藉“皮”唬人
为什么众多部门热衷于模仿警服?公安部有关负责人分析,模仿者认为公安机关执法具有强制性,可以行使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必要时还可使用武器、警械警具,使违法人员感到畏惧。穿著仿制警服鱼目混珠,可达到藉助权威,推动本部门执法工作的目的。
执法环境不完善,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现在有部分公民法制观念淡薄,围攻、谩骂、殴打执法人员,以暴力妨碍执行公务的情况时有发生。于是,一些部门就产生了穿一身仿制警服壮胆、藉一身“虎皮”自我保护的念头。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相关立法存在漏洞,致使仿制警服的行为得不到有效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只对非法制造、贩卖、持有和使用正式的警服、警用标志的行为及处罚办法作出了规定,而对模仿警服、警用标志式样,仿制、持有、使用近似警服、警用标志仿制品的行为没有作出规定。为此,有关法律应尽快作出相应修改。
国务院再掀“ 着装整顿风暴”
1988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立即制止擅自统一着装的通知》,掀起了针对乱着装的“整顿风暴”。
2003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出《关于整顿统一着装的通知》,重申统一着装的批准权限在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均无权批准。对未经国务院批准擅自着装的,要收回已经发放的制式服装及其标志并予以销毁。要坚决制止着装混乱和穿著仿制“ 99”式警服现象。经国务院批准统一着装的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不得擅自改变着装范围、着装标准和自费比例。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杨凤春认为,擅自扩大统一着装范围,是政府机构对其权力的滥用;某些执法者穿著制服去办私事,是个人对其职务权力的滥用。因此对乱着装治本的关键是健全社会公众对政府权力的约束机制,防止政府部门擅自扩大权力的外延及执法人员以权谋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