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自称“北京政治老师”的网虫6月12日在新浪论坛的新浪杂谈抛出题为《疾农民如仇》的惊人帖,全面剖析农民的粗鄙表现,但因言论过激刺激众多网友的神经,结果遭到猛烈攻击,致使一起简单的“疾农事件”演变成“农村与城市”的网络“口水大战”。自6月12日“疾农”文章发表迄今,仅在新浪论坛点击数已超过50万人次,数千人卷入争论中,并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刷新。
在帖子中,“北京政治老师”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用1000馀字叙述农民的粗鄙表现,通过自己所理解或看到的表达他对农民群体有缘有故的“看不起”。他说:“内在方面,农民小农意识深厚,生活习惯猥琐,法制观念淡薄,势利眼毒辣,报复欲旺盛,阴坏损;至于外在方面,农民不讲卫生、以净为耻,穿衣品味奇差,审美观原始。”
而对于此前诸如“没有农民你吃什么?”“往上数三代谁不是农民?”等类的辩词,“北京政治老师”觉得比较苍白,他认为人人都有他服务于社会大环境的基本价值,农民安心种庄稼是理所应当的活计,就像企业去乡下投资,是两方得意的美事。再说,农民卖粮食不是白给城里人,是等价交换,沾了钱气。“北京政治老师”说:“我发现但凡向著农民说话,为农民维权的正义人士,张嘴申辩时总那三句半陈词滥调,再多道理没有。其实越是重复那些被说腻了的套话,越恰恰暴露了自己思想的贫乏。”
帖子发布后短短几天,“北京政治老师”便遭到网友褒贬不一的评论,只有少数网友发帖说北京政治老师的帖子另有深意。网友“蝶衣君”说,如果认真拜读帖子,就会发现北京政治老师用调侃的笔法隐晦地陈述著真实意图。《疾农民如仇》让我们清醒看清农民的悲哀,反而让我们思考,为什么在今天农民俨然是落后的代名词?农民问题是一个深刻的话题,他们不需要几句貌似同情的无谓口号,落后愚昧的现状需要的是制度上的根本扭转。
但是,面对少数网友如此的解读,许多网友觉得只是一种曲解,声称北京政治老师的帖子观点太偏颇,完全是拿农民的人格尊严为自己的个性和品德埋单,只不过是想藉网络出名、造势,是一个十足的“唾客”(意思是让受众用唾沫星子去关注的人)。网友lsg0322反驳说,势利眼毒辣、爱占小便宜等缺点不是农民特有,农民先天素质不比别人差,主要问题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所致。
对此,网友四海同心wz表示赞同。他说,发帖者没有深层次地看到问题本质,农民的素质低与受教育程度有关。教育是解决农民问题的最有力方法,受教育面广,文化程度高了,农民才能全面提高素质和生活水平,但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民的关怀缺失,结果导致农民兄弟生活困苦,有学上拿不出学费,有病掏不出药费。
面对网友的反对,“北京政治老师”连续抛出《恨世俗如耻》、《怨网络如忧》两篇帖子加以回应,表示许多网友背离议论农民为主的基础立意,而且文章中的“解释工作”部分已经埋下伏笔,只是一篇“谐趣文”,就是想让观者看场轻贱的快感。
其实,网上一直以来就流传著一些关于城里人看不起农村人的帖子,如《嫁人千万别嫁农村娃》、《城市人不要和农村人结婚》等。对此,网友“张怆”表示,有些城市人,即使是城市里的穷人,也看不起非城市人,特别是农民,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在北京扫大街的看不起你外来的”。最典型的病症就是城市人看不起农民,典型例子就是北京政治老师的帖子《疾农民如仇》,先不说农民到底是否真如他所说的那么“恶”,单是农民本身和他没多大关系,疾农民如仇的做法就有些“精神病”的倾向。最后,“张怆”还总结出中国城市人“爱面子赶时髦”、“爱看热闹,喜欢投机倒把”、“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共十大罪状。
现在,网上关于“城里人和农村人”的争论话题仍然继续著,但“张怆”藉用美国著名城市研究专家詹姆斯.特拉菲尔的“科技改变城市面貌,欲望则铸造城市的品格”提醒那瞧不起农民的城里人:城市人正是城市品格的中坚力量,中国城市人正懵里懵懂张牙舞爪地徘徊或挣扎在一片欣欣向荣的废墟中顾影自怜,而他们不断延伸的欲望,已经绵延成无边无际的海水,最终吞噬和湮没的,必将是城市人自己……
“疾农如仇”帖激起城乡口水大战
日期:
06年06月4期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8/18323
Copyright© 中文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