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员工:我很幸运可以在这样一家公司工作
Google退出中国的事件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网络上的阴谋论四起,整个事件俨然已经成为中美政府角力的国际头条。
这两天网络上流传著一篇文章:Google百度和谷歌的那些事,文中提到,这个事件突显出来的,不只是一种利益的冲突,而是更高层次的价值观的冲突,既然我们都难得见证了一个我相信是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我觉得有必要在此时此刻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作为一种个人的人生记录。
有文章写到:Google的创办人是幸运的,有这样一个史无前例的机会,把商业价值建立在正确的价值观上面。这句话相当地震撼我,因为我再次意识到,原来这样的幸运是几乎全世界的人都没有的,大部分的人朝九晚五的工作,做著一些自己可能不那么喜欢的事情;看客户的脸色,挨老板的骂,一切忍气吞声,只希望有一天这些忍耐都值得,年资深了,可以不再受制于人,实现人生的自由。
每个企业的高层,总是借著不同的场合,强调公司的价值观如何如何,我们基层员工是应该如何地有使命感。只是,这些高层,似乎永远离我们那么遥远,他们的话,也似乎像回声一样那么地不切实际且转瞬消逝。
事实上,踏出社会之后,大部分的我们就一步一步地远离自己的本性和价值观,深处真实的世界,我们有著“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我们开始向现实低头,开始隐藏住自己的情绪,凡事开始懂得去算计、思考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我们被迫在谈判中耍一些小手段,在办公室外安排“第二摊”。吃饭应酬小心翼翼,免得得罪人,以后不知道会对自己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一切是为了公司,也是为了自己。
我们变得常常需要说服自己:“这是必要之恶,我并没有偷拐抢骗,只是好好利用手边的资源。”刚出社会原本看不惯别人的很多行为,不知不觉自己也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职场上的技巧,也渐渐地觉得:“其实我还学了不少。”这是耳濡目染,但是在很多人心底,却是一种连自己也渐渐遗忘的无拉。
我们只是一群基层员工,想要存点钱养家活口。价值观?理想?等我休假有时间的时候再想想。
个人既然如此,何况是需要追求永续生存的庞大企业?
也难怪,真正的好朋友总是那些学生时代交的朋友。因为没有利益冲突,最重要的是,那个时候交的朋友,都是用真心交的,没什么好考虑算计的。
所以,Google是幸运的:“Don’t be evil.”
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这句话的意涵,像Google这样的一家公司,我认为不会再有。
很多人羡慕Google待遇好,但是令我惊讶的是:这里的员工对于Google价值观的认同。我认为好的价值观始终是我们的一部分,或大或小、若隐若现,只是在社会上越久,就藏得越深,而Google的文化,只是让一些人重新发现他们遗忘的这些东西。
美国的学风素以开放和多元化著称,这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但即使如此,在所有的美国企业之中,也只有Google真正把这种文化带到办公室。由此可知,坚持一种价值观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从古至今,也只有Google这样一家公司可以把“Don’t be evil.”这句话挂在嘴上,多的是坚持理想而铩羽而归的个人和企业。
这没有对错,大部分的我们都是身不由己,先要生存,才能谈理想和价值观,所有关于人和社会的理论都是这样告诉我们。事实也似乎的确是如此。
所以Google与中国政府的对决,也就是反映出了这件事情,你要求生存?还是求理想?
大部分的我们,只能二选一。
Google很难得,他可以两个都要。
我很幸运,可以在这样一家公司工作。
韩寒:中国的互联网变成了最大的局域网
我只想告诉Google,好走。
然后我觉得对于Google本身来说,他在国内做的很多事情,我个人都非常的欣赏。无论它的去和留,我觉得这都是它自己所要决定的事情。
我当然比较遗憾,无论从Facebook,Youtube,还有包括现在假设Google走了,那么所有的国际上优秀互联网站都离开了我们,但是我个人其实对于Google的很多行为跟他们的精神,那甭管你是抱著商业目的,不是抱著商业目的,这点我觉得不重要,因为如果你抱著商业目的的同时,你可以去造福别人,当然最好。
那不像我们中国很多地方,你抱著商业目的,你还去危害别人,既然如此,我们要让人家赚到钱,你何必不去选择一个造福别人的呢?
所以我只能说挺遗憾的,全世界各种优秀的互联网站都纷纷地离开了我们,中国的互联网络变成了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局域网。
如果这样的话,我觉得反正挺遗憾的,大家反正加紧技术——无论是翻墙或者跟别的技术,大家反正都加强吧。
因为从大趋势来讲,这些,我们所有的这些,包括年轻的朋友们,包括年轻的媒体人成长起来,你更开放的媒体更多的声音,这个历史的潮流是不能阻挡的。任何阻挡这个历史潮流的,在若干年以后,都会被别人所耻笑,所以好走吧。
Google退出中国的事件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网络上的阴谋论四起,整个事件俨然已经成为中美政府角力的国际头条。
这两天网络上流传著一篇文章:Google百度和谷歌的那些事,文中提到,这个事件突显出来的,不只是一种利益的冲突,而是更高层次的价值观的冲突,既然我们都难得见证了一个我相信是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我觉得有必要在此时此刻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作为一种个人的人生记录。
有文章写到:Google的创办人是幸运的,有这样一个史无前例的机会,把商业价值建立在正确的价值观上面。这句话相当地震撼我,因为我再次意识到,原来这样的幸运是几乎全世界的人都没有的,大部分的人朝九晚五的工作,做著一些自己可能不那么喜欢的事情;看客户的脸色,挨老板的骂,一切忍气吞声,只希望有一天这些忍耐都值得,年资深了,可以不再受制于人,实现人生的自由。
每个企业的高层,总是借著不同的场合,强调公司的价值观如何如何,我们基层员工是应该如何地有使命感。只是,这些高层,似乎永远离我们那么遥远,他们的话,也似乎像回声一样那么地不切实际且转瞬消逝。
事实上,踏出社会之后,大部分的我们就一步一步地远离自己的本性和价值观,深处真实的世界,我们有著“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我们开始向现实低头,开始隐藏住自己的情绪,凡事开始懂得去算计、思考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我们被迫在谈判中耍一些小手段,在办公室外安排“第二摊”。吃饭应酬小心翼翼,免得得罪人,以后不知道会对自己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一切是为了公司,也是为了自己。
我们变得常常需要说服自己:“这是必要之恶,我并没有偷拐抢骗,只是好好利用手边的资源。”刚出社会原本看不惯别人的很多行为,不知不觉自己也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职场上的技巧,也渐渐地觉得:“其实我还学了不少。”这是耳濡目染,但是在很多人心底,却是一种连自己也渐渐遗忘的无拉。
我们只是一群基层员工,想要存点钱养家活口。价值观?理想?等我休假有时间的时候再想想。
个人既然如此,何况是需要追求永续生存的庞大企业?
也难怪,真正的好朋友总是那些学生时代交的朋友。因为没有利益冲突,最重要的是,那个时候交的朋友,都是用真心交的,没什么好考虑算计的。
所以,Google是幸运的:“Don’t be evil.”
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这句话的意涵,像Google这样的一家公司,我认为不会再有。
很多人羡慕Google待遇好,但是令我惊讶的是:这里的员工对于Google价值观的认同。我认为好的价值观始终是我们的一部分,或大或小、若隐若现,只是在社会上越久,就藏得越深,而Google的文化,只是让一些人重新发现他们遗忘的这些东西。
美国的学风素以开放和多元化著称,这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但即使如此,在所有的美国企业之中,也只有Google真正把这种文化带到办公室。由此可知,坚持一种价值观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从古至今,也只有Google这样一家公司可以把“Don’t be evil.”这句话挂在嘴上,多的是坚持理想而铩羽而归的个人和企业。
这没有对错,大部分的我们都是身不由己,先要生存,才能谈理想和价值观,所有关于人和社会的理论都是这样告诉我们。事实也似乎的确是如此。
所以Google与中国政府的对决,也就是反映出了这件事情,你要求生存?还是求理想?
大部分的我们,只能二选一。
Google很难得,他可以两个都要。
我很幸运,可以在这样一家公司工作。
韩寒:中国的互联网变成了最大的局域网
我只想告诉Google,好走。
然后我觉得对于Google本身来说,他在国内做的很多事情,我个人都非常的欣赏。无论它的去和留,我觉得这都是它自己所要决定的事情。
我当然比较遗憾,无论从Facebook,Youtube,还有包括现在假设Google走了,那么所有的国际上优秀互联网站都离开了我们,但是我个人其实对于Google的很多行为跟他们的精神,那甭管你是抱著商业目的,不是抱著商业目的,这点我觉得不重要,因为如果你抱著商业目的的同时,你可以去造福别人,当然最好。
那不像我们中国很多地方,你抱著商业目的,你还去危害别人,既然如此,我们要让人家赚到钱,你何必不去选择一个造福别人的呢?
所以我只能说挺遗憾的,全世界各种优秀的互联网站都纷纷地离开了我们,中国的互联网络变成了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局域网。
如果这样的话,我觉得反正挺遗憾的,大家反正加紧技术——无论是翻墙或者跟别的技术,大家反正都加强吧。
因为从大趋势来讲,这些,我们所有的这些,包括年轻的朋友们,包括年轻的媒体人成长起来,你更开放的媒体更多的声音,这个历史的潮流是不能阻挡的。任何阻挡这个历史潮流的,在若干年以后,都会被别人所耻笑,所以好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