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祝辞
海外乡亲们、侨胞们、朋友们:
子夜岁交替,虎年春更新。值此佳节来临、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谨代表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全省人民,向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乡亲和朋友们,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最美好的祝福!
2009年是十分重要、极不平凡的一年。广东人民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伟大祖国的发展进步感到无比自豪。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广东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和“双转移”工作,全力以赴保增长,抓住时机扩内需,著眼未来促转型,扎扎实实惠民生,实现了经济总体回升向好,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广大海外侨胞和乡亲们、朋友们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密不可分。借此机会,我代表全省人民,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广东发展的乡亲们、侨胞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2010年,是我省巩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阶段性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是我省推进科学发展由探索实践向全面深化转变的关键一年。我们将继续大力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一年复始来,南粤万象新。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豪情满怀。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美好广东,离不开广大乡亲和侨胞们的广泛参与和鼎力支持。在新的一年里,希望广大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参与广东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们热忱欢迎大家返乡探亲访友、旅游观光、投资兴业。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统揽侨务工作全局,坚持“以人为本,为侨服务”的宗旨,全面落实侨务政策,切实维护侨胞合法权益,为扩大交流合作开拓更广阔的空间,创造更适宜的平台,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让我们携手同行,合作共赢,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祝乡亲们、侨胞们、朋友们新春愉快,事业兴旺,阖家幸福!
广东省省长
黄华华
2010年2月
新春寄语
乡亲们、侨胞们、朋友们:
瑞虎呈祥,岭南春早。值此2010年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我代表广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和广东省海外交流协会,向大家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最美好的祝福!
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我省侨务部门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落实广东省委十届四次、五次全会和全国侨办主任会议精神,牢牢把握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契机,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用心用情用力、做实做精做强侨务工作,在六个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新成绩:一是努力拓展引智引资工作,为全省实现“三促进一保持”(促进自主创新、促进产业转移升级、促进现代产业建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新贡献;二是加强侨力涵养,海外联谊工作打开新局面;三是强化文化为侨,侨务文化工作取得新突破;四是深化内外合作,侨务宣传工作取得新成效;五是以惠民生促和谐为重点,国内侨务工作实现新发展;六是加强作风建设,侨务干部队伍呈现新面貌。
我省2009年侨务工作能够取得新成绩、新进展,是侨胞们、乡亲们关心支持、共同参与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广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向广大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表示衷心的感谢!
经历寒冬,南粤大地已是春暖花开、生机盎然。2009年,广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交出了优异的答卷;展望2010年,广东必将在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中再续新章。在新的一年,我们将一如既往,坚持“以人为本、为侨服务”的宗旨,坚持“侨胞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的理念,始终把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根本利益作为侨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热诚为海外侨胞和侨社服务,共同推进和谐侨社建设,共同促进海外侨胞、乡亲的事业发展,共同推动广东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与合作交流。
广东的发展,离不开侨胞们、乡亲们的大力支持;广东侨务的发展,更离不开侨胞们、乡亲们的大力支持和参与。我们真诚希望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继续关心、支持我省侨务工作,多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醉是故乡情,景是岭南美”。2010年是“广东亚运年”和“广东华侨华人旅游年”,我们热情欢迎侨胞们、乡亲们“常回家看看”,共同见证广东的发展变化,共同分享广东新一轮大发展的机遇与成果,共同品味岭南的山水人情。
最后,恭祝侨胞们、乡亲们、朋友们新春大吉、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广东省人民政府
侨务办公室主任
吴锐成
2010年2月
广东危中求进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再创佳绩
2009年初,国际金融危机继续发酵,经济下滑惯性还在持续。广东经济和天气一样面临寒冬,外贸进出口、工业生产频频告急……如今,一年过去了,在与这场新世纪以来最困难局面的斗争中,广东积极应对,化危为机,危中求进,不仅成功遏止了经济增长下滑的态势,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而且改革开放各项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广东省省长黄华华不久前在刚刚召开的广东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披露了广东去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成就。
据介绍,去年广东完成生产总值39082亿元,同比增长9.5%,人均生产总值40748元,增长8.4%,均提前实现“十一五”该目标。来源于广东的财政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9052亿元和3649亿元,增长6.9%和10.3%。
去年,广东的产业结构调整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第三产业的比重继续增加,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推动力。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升,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2.6万亿元,增长15%。汽车、船舶、核能、风电等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
广东去年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实现新的突破,珠三角地区以广(州)佛(山)同城化为示范,广佛肇(庆)、深(圳)(东)莞惠、珠(海)中(山)江(门)三大经济圈一体化进程加快,区域整体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三大经济圈的一体以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为突破口,推动产业转型、环境再造,建设。推进珠三角城际轨道系统、公路、水电油气管网等一体化建设,加快年票互通、公共交通一卡通、高速公路电子联网收费和电信同城化。
随著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去年,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07元,实际增长12%和10.7%。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和社保基金总量稳居全国第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黄华华指出,在国际金融严重动荡、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广东经济之所以能够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取得好于预期的成绩,这既得益于中国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也得益于广东坚持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三管齐下,迅速采取外需不足内需补,工业不足服务业补、外资不足内资补等一系列有效措施。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掀热潮
据了解,去年,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多次亲临广东视察指导,坚定了广东对抗金融危机的决心和信心。2008年底出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则成为广东在新形势下掀起“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热潮的路线图。
具体来说,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的一系列”大手笔“成为广东经济稳住阵脚的首要因素。去年广东省市政府于各大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授信额度达2万亿元人民币。同时加快实施“新十项工程“,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353亿元人民币,增长19.5%。去年,中海石化(惠州)1200万吨炼油等33个项目建成投产,广州西江引水、揭阳潮汕机场、台山核电一期工程等74个项目新开工建设,中行通用飞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化基地、核电装备产业基地等项目前期工扎实推进。
与此同时,广东通过实施家电汽车农机下乡和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及带薪休假等政策,在全国率先试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促进家电、汽车、旅游、房地产、信息服务等重点消费保持畅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92亿元,增长16.3%。
作为中国最大的外贸省份,广东外贸在金融危机中受的冲击最为严重。为此,广东进一步加大了对外经贸的扶持力度,通过鼓励外贸企业内外销并举、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创办网上贸易平台等形式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抢抓订单、拓展市场。去年,全省的外贸进出口总额达6111.2亿美元,其中出口3589.6亿美元,分别由去年1月下降31.1%和23.6%转变为12月增长32.3%和23.5%,全年下降10.8%和11.5%,呈现降幅收窄,总体好于全国的态势。
调结构,促转型
事实上,金融危机尽管来势汹汹,但也给广东的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带来契机。广东及时地抓住了这一机会,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压力,大力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广东的现代产业体系已初具雏形,现代物流、金融、会展、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速,电子商务和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金融业整体规模赶上香港。在装备制造业、沿海石化产业带、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的建设都得加速推进。目前,广东已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平板子显示等新兴产业基地之一。
在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设方面,广东也是可圈可点。去年,该省深入实施建设创新型广东行动计划,创新经济绩效和企业创新能力已居全国首位,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跃居全国第二。去年广东还新增了一批国家级重的创新平台,广州国际生物岛和深港创新圈集群进展顺利。广东的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跃居全国第一。
粤港澳携手紧密合作
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广东与港澳地区的合作也越来越紧密,外向型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其中亮点包括粤港澳携手应对金融危机、实施《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开拓海内外市场。粤港澳重大合作项目建设步伐加快,港珠澳大桥顺利开工,《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横琴新区正式挂牌,澳门大学迁址横琴进展顺利等。同时,广东还用金融危机的机遇,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企业稳步推进并购海外优质资产、加强境外能源资源合作,新增境外协议投资15亿元。
回顾过去一年的的工作,广东从危中寻机,危中求进,经受了各种困难的考验和洗礼,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年报答卷。展望未来,虽然广东经济发展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但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依然面临著诸多不确定因素。不过,凭借面对金融危机冲击,广东经济实施的一系列富有远见的战略调整和转型,以及在社会民生领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深入推进,广东的未来的发展必将走得更加坚实。 (郭军)
筹建多年的广东华侨博物馆在去年11月正式 开馆,成为展示华侨历史文化的新平台。
“2009南方•华人慈善盛典”去年12月在广 州举行,弘扬侨爱精神薪火相传的主旋律,受到海内外广泛赞誉。
去年8月,广东省海外交流协会中医文化交 流团赴澳大利亚举行义诊交流活动,图为省人民医院正骨科医师为侨胞和国外患者诊治。
省华侨职业技术学校与国际禅武联盟合作建 立“中华文化传承基地禅武中心”,并开展面向海外华裔青年的培训活动。
去年12月,第三届海外华侨华人专业协会会 长联席会暨国侨办重点华侨华人创业团队授牌仪式在广州举行。
请联系我们:
广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广东省海外交流协会 电话:+86-20-87353828 传真:+86-20-87352896 电子邮箱:qbnews@163.net 广东侨网:gocn.southcn.com
海外乡亲们、侨胞们、朋友们:
子夜岁交替,虎年春更新。值此佳节来临、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谨代表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全省人民,向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乡亲和朋友们,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最美好的祝福!
2009年是十分重要、极不平凡的一年。广东人民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伟大祖国的发展进步感到无比自豪。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广东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和“双转移”工作,全力以赴保增长,抓住时机扩内需,著眼未来促转型,扎扎实实惠民生,实现了经济总体回升向好,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广大海外侨胞和乡亲们、朋友们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密不可分。借此机会,我代表全省人民,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广东发展的乡亲们、侨胞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2010年,是我省巩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阶段性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是我省推进科学发展由探索实践向全面深化转变的关键一年。我们将继续大力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一年复始来,南粤万象新。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豪情满怀。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美好广东,离不开广大乡亲和侨胞们的广泛参与和鼎力支持。在新的一年里,希望广大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参与广东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们热忱欢迎大家返乡探亲访友、旅游观光、投资兴业。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统揽侨务工作全局,坚持“以人为本,为侨服务”的宗旨,全面落实侨务政策,切实维护侨胞合法权益,为扩大交流合作开拓更广阔的空间,创造更适宜的平台,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让我们携手同行,合作共赢,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祝乡亲们、侨胞们、朋友们新春愉快,事业兴旺,阖家幸福!
广东省省长
黄华华
2010年2月
新春寄语
乡亲们、侨胞们、朋友们:
瑞虎呈祥,岭南春早。值此2010年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我代表广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和广东省海外交流协会,向大家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最美好的祝福!
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我省侨务部门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落实广东省委十届四次、五次全会和全国侨办主任会议精神,牢牢把握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契机,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用心用情用力、做实做精做强侨务工作,在六个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新成绩:一是努力拓展引智引资工作,为全省实现“三促进一保持”(促进自主创新、促进产业转移升级、促进现代产业建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新贡献;二是加强侨力涵养,海外联谊工作打开新局面;三是强化文化为侨,侨务文化工作取得新突破;四是深化内外合作,侨务宣传工作取得新成效;五是以惠民生促和谐为重点,国内侨务工作实现新发展;六是加强作风建设,侨务干部队伍呈现新面貌。
我省2009年侨务工作能够取得新成绩、新进展,是侨胞们、乡亲们关心支持、共同参与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广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向广大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表示衷心的感谢!
经历寒冬,南粤大地已是春暖花开、生机盎然。2009年,广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交出了优异的答卷;展望2010年,广东必将在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中再续新章。在新的一年,我们将一如既往,坚持“以人为本、为侨服务”的宗旨,坚持“侨胞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的理念,始终把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根本利益作为侨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热诚为海外侨胞和侨社服务,共同推进和谐侨社建设,共同促进海外侨胞、乡亲的事业发展,共同推动广东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与合作交流。
广东的发展,离不开侨胞们、乡亲们的大力支持;广东侨务的发展,更离不开侨胞们、乡亲们的大力支持和参与。我们真诚希望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继续关心、支持我省侨务工作,多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醉是故乡情,景是岭南美”。2010年是“广东亚运年”和“广东华侨华人旅游年”,我们热情欢迎侨胞们、乡亲们“常回家看看”,共同见证广东的发展变化,共同分享广东新一轮大发展的机遇与成果,共同品味岭南的山水人情。
最后,恭祝侨胞们、乡亲们、朋友们新春大吉、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广东省人民政府
侨务办公室主任
吴锐成
2010年2月
广东危中求进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再创佳绩
2009年初,国际金融危机继续发酵,经济下滑惯性还在持续。广东经济和天气一样面临寒冬,外贸进出口、工业生产频频告急……如今,一年过去了,在与这场新世纪以来最困难局面的斗争中,广东积极应对,化危为机,危中求进,不仅成功遏止了经济增长下滑的态势,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而且改革开放各项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广东省省长黄华华不久前在刚刚召开的广东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披露了广东去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成就。
据介绍,去年广东完成生产总值39082亿元,同比增长9.5%,人均生产总值40748元,增长8.4%,均提前实现“十一五”该目标。来源于广东的财政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9052亿元和3649亿元,增长6.9%和10.3%。
去年,广东的产业结构调整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第三产业的比重继续增加,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推动力。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升,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2.6万亿元,增长15%。汽车、船舶、核能、风电等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
广东去年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实现新的突破,珠三角地区以广(州)佛(山)同城化为示范,广佛肇(庆)、深(圳)(东)莞惠、珠(海)中(山)江(门)三大经济圈一体化进程加快,区域整体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三大经济圈的一体以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为突破口,推动产业转型、环境再造,建设。推进珠三角城际轨道系统、公路、水电油气管网等一体化建设,加快年票互通、公共交通一卡通、高速公路电子联网收费和电信同城化。
随著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去年,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07元,实际增长12%和10.7%。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和社保基金总量稳居全国第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黄华华指出,在国际金融严重动荡、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广东经济之所以能够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取得好于预期的成绩,这既得益于中国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也得益于广东坚持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三管齐下,迅速采取外需不足内需补,工业不足服务业补、外资不足内资补等一系列有效措施。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掀热潮
据了解,去年,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多次亲临广东视察指导,坚定了广东对抗金融危机的决心和信心。2008年底出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则成为广东在新形势下掀起“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热潮的路线图。
具体来说,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的一系列”大手笔“成为广东经济稳住阵脚的首要因素。去年广东省市政府于各大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授信额度达2万亿元人民币。同时加快实施“新十项工程“,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353亿元人民币,增长19.5%。去年,中海石化(惠州)1200万吨炼油等33个项目建成投产,广州西江引水、揭阳潮汕机场、台山核电一期工程等74个项目新开工建设,中行通用飞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化基地、核电装备产业基地等项目前期工扎实推进。
与此同时,广东通过实施家电汽车农机下乡和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及带薪休假等政策,在全国率先试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促进家电、汽车、旅游、房地产、信息服务等重点消费保持畅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92亿元,增长16.3%。
作为中国最大的外贸省份,广东外贸在金融危机中受的冲击最为严重。为此,广东进一步加大了对外经贸的扶持力度,通过鼓励外贸企业内外销并举、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创办网上贸易平台等形式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抢抓订单、拓展市场。去年,全省的外贸进出口总额达6111.2亿美元,其中出口3589.6亿美元,分别由去年1月下降31.1%和23.6%转变为12月增长32.3%和23.5%,全年下降10.8%和11.5%,呈现降幅收窄,总体好于全国的态势。
调结构,促转型
事实上,金融危机尽管来势汹汹,但也给广东的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带来契机。广东及时地抓住了这一机会,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压力,大力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广东的现代产业体系已初具雏形,现代物流、金融、会展、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速,电子商务和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金融业整体规模赶上香港。在装备制造业、沿海石化产业带、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的建设都得加速推进。目前,广东已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平板子显示等新兴产业基地之一。
在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设方面,广东也是可圈可点。去年,该省深入实施建设创新型广东行动计划,创新经济绩效和企业创新能力已居全国首位,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跃居全国第二。去年广东还新增了一批国家级重的创新平台,广州国际生物岛和深港创新圈集群进展顺利。广东的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跃居全国第一。
粤港澳携手紧密合作
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广东与港澳地区的合作也越来越紧密,外向型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其中亮点包括粤港澳携手应对金融危机、实施《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开拓海内外市场。粤港澳重大合作项目建设步伐加快,港珠澳大桥顺利开工,《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横琴新区正式挂牌,澳门大学迁址横琴进展顺利等。同时,广东还用金融危机的机遇,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企业稳步推进并购海外优质资产、加强境外能源资源合作,新增境外协议投资15亿元。
回顾过去一年的的工作,广东从危中寻机,危中求进,经受了各种困难的考验和洗礼,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年报答卷。展望未来,虽然广东经济发展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但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依然面临著诸多不确定因素。不过,凭借面对金融危机冲击,广东经济实施的一系列富有远见的战略调整和转型,以及在社会民生领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深入推进,广东的未来的发展必将走得更加坚实。 (郭军)
筹建多年的广东华侨博物馆在去年11月正式 开馆,成为展示华侨历史文化的新平台。
“2009南方•华人慈善盛典”去年12月在广 州举行,弘扬侨爱精神薪火相传的主旋律,受到海内外广泛赞誉。
去年8月,广东省海外交流协会中医文化交 流团赴澳大利亚举行义诊交流活动,图为省人民医院正骨科医师为侨胞和国外患者诊治。
省华侨职业技术学校与国际禅武联盟合作建 立“中华文化传承基地禅武中心”,并开展面向海外华裔青年的培训活动。
去年12月,第三届海外华侨华人专业协会会 长联席会暨国侨办重点华侨华人创业团队授牌仪式在广州举行。
请联系我们:
广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广东省海外交流协会 电话:+86-20-87353828 传真:+86-20-87352896 电子邮箱:qbnews@163.net 广东侨网:gocn.south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