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院11月上旬发布投资4万亿元刺激经济方案后,地方政府前段时间受到宏观调控压制的投资热情被再度点燃。各地纷纷发布规模宏大的投资计划,同时紧锣密鼓地展开新一轮“跑部钱进(到北京找部委要钱)”竞赛,力争从中央财政中夺得更多的拨款。
在短短一周多的时间里,各部门和各地宣布的投资规模就轻松突破4万亿元,超过10万亿。不过,这些宏伟投资的钱将从哪里来,似乎没人说得清楚。但各地政府清楚的是,找财大气粗的中央要钱总没有错。于是,一场新的“跑部钱进”竞赛在北京拉开了序幕。
中央各部委基本都有向地方投资的项目,其中权力最大、项目最多的当属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位于北京三里河地区的发改委和财政部,自然成为各地政府的必争之地。三里河周边宾馆饭店,甚至地下招待所都已被各省争抢项目的“跑部团”住满,周边所有的复印、打字铺也都开足马力“生产”各地申报项目的文字资料。
据报道,刚刚过去的10天里,为了挤上“四万亿”这趟车,各个地方政府都在挑灯夜战。河南省副省长张大卫在国务院公布4万亿保增长计划的第二天,就带领了一个从发改委、建设厅、国土局、环保局等各部门抽调的小组前往北京,住进了距离国家发改委十分钟路程的国宏宾馆;合肥市乾脆成立了“落实国家宏观调控领导小组”,两名市级官员分别担任北京、合肥工作组组长,集中“人员、办公、经费、精力”攻坚。
目前,每个省份都已经至少上报了100个项目,国家发改委工作人员也不得不日夜加班,人员仍不充足,只得从其他部委抽调人员审批相关领域项目。
中国高层强调新增投资的头号重点是民生工程,但在各地方政府已公布的投资蓝图中,重点仍然是铁路、公路、电厂、房地产等基础设施工程,民生工程所占比例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