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旨在扩大居民收入、全面刺激国内消费的方案正由国家发改委紧急起草。发改委有关人士称,方案涉及调高个税起徵点、大范围提高社会工资、建立对低收入阶层补贴的长效保障机制、提高住房货币补贴的标准等数个领域。这意味著继11月上旬出台4万亿投资计划后,中国试图将拉动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又一引擎。
中国拟大范围提高社会工资
据悉,该方案最快将在12月初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讨论,待相关部委商议之后,陆续出台实施。
据了解,上述消费刺激方案是由国务院安排的,至今已经数易其稿。相关知情人士称,方案涉及面颇广,涉及生产性消费、生活性消费和服务性消费。如果按市场划分则可以分为农村消费和城市消费。国家发改委人士说,只要能启动老百姓花钱,所有的方式都可以研究。生产性消费领域的相关方案会与4万亿投资计划相关。参与消费方案研究的专家说,要刺激消费根本在于提振消费者的信心,并引导良好预期。
据悉,起草中的方案建议继续调整收入分配格局,逐步使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提升为45%左右,并在今年年底前出台明年提高工资的细则方案,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低收入补贴等措施,改变消费者的收入现状和收入预期,为扩大消费创造条件。
2007年中国政府、企业和居民在收入分配中的份额为1∶3.3∶2.8,居民收入小于企业所得。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已由2000年的51.4%降低为2007年的39.7%。有关专家说,2009年要继续下大力气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方案参与者称,目前中国补贴制度不够完善,补贴标准、补贴经费来源、补贴时间和补贴对象短期随机性较强,应该把补贴制度长期化、规范化,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低收入者在有困难时,及时得到政府的补贴资助。
房补比目前提高1倍
此外,方案还建议建立住房货币补贴动态调整机制。政策参与人士说,“考虑到房价和收入房价比的变化,住房货币补贴标准应比目前提高1倍左右,房价高的省市还可根据当地情况适当上浮。还可以借鉴青岛和广州等地将住房补贴标准与工资挂钩,支付工资的18-20%,随著工资的提高,增加住房补贴的金额。”
目前,中国实行的住房补贴标准是根据每平方米3500-4000元的经济适用房确定的。如今10年过去了,经济适用房严重短缺,商品房价格大幅上涨,而住房货币补贴依然保持原有水平。
资料显示,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1%-12%,而发达国家一般在30%以上,中国目前的水平甚至远低于印度、泰国。
电信资费停车费拟降
而在服务业领域,可能提出的建议包括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出台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税收减免、信贷优惠等政策,引导社会投资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大幅度降低服务性消费成本,如电信资费、旅游景点门票费、停车场收费标准等等。
实际上,刺激消费的政策正在陆续出台。中央政府已确定,明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相关部门正在考虑适当降低成品油价格,并同步取消公路养路费等六项收费,实施燃油税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