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2月5日,著名诗人臧克家在京辞世。作为一个有很多诗作被广泛传诵的诗人,99岁高龄的臧老悄然离去,引起了人们对他的无限怀念。
在臧老1942年写的《无名的小星》中,他写道,“ 我愿意作一颗无名的小星,默默地点亮在天空,把一天沉重的夜色,一步步引向黎明”。
一生爱诗并用诗歌点亮自己和一个时代的臧克家,怀着对诗歌的爱走了。
朱自清先生曾经指出,以臧克家为代表的诗歌出现后,“中国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歌”。
诗人杨晓民也认为,臧克家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诗人,他的诗歌当中有一种苦涩的凝重,和不可言状的痛苦与悲凉,他把中国当时破败的乡村和悲苦的农民形象引入了新诗当中,引起了中国知识界的广泛共鸣。
早在30年代,臧老就以其代表现实主义诗歌成就的诗集《烙印》、《罪恶的黑手》闻名诗坛;写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有的人》更是句句闪光。
2月5日,著名诗人臧克家在京辞世。作为一个有很多诗作被广泛传诵的诗人,99岁高龄的臧老悄然离去,引起了人们对他的无限怀念。
在臧老1942年写的《无名的小星》中,他写道,“ 我愿意作一颗无名的小星,默默地点亮在天空,把一天沉重的夜色,一步步引向黎明”。
一生爱诗并用诗歌点亮自己和一个时代的臧克家,怀着对诗歌的爱走了。
朱自清先生曾经指出,以臧克家为代表的诗歌出现后,“中国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歌”。
诗人杨晓民也认为,臧克家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诗人,他的诗歌当中有一种苦涩的凝重,和不可言状的痛苦与悲凉,他把中国当时破败的乡村和悲苦的农民形象引入了新诗当中,引起了中国知识界的广泛共鸣。
早在30年代,臧老就以其代表现实主义诗歌成就的诗集《烙印》、《罪恶的黑手》闻名诗坛;写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有的人》更是句句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