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贪”字当头,4名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为了提升自己的待遇而又不明目张胆地触犯法律,就打着改善企业职工福利的旗号,打政策擦边球,将高达2400多万元的国有资产私分,给国有资产造成巨大损失。
2月5日,这起号称北京市首起适用1997年刑法新增设的私分国有资产罪处理案已终审判决,原北京市东城区住宅建设开发公司总经理龚伟明等4名犯罪嫌疑人的私分国有资产罪罪名成立。
据了解,这几名领导干部以前都是机关干部。虽然由政府机关转进企业,但改变不了他们多年形成的思维模式,在个人待遇上,更是处处与在旧机关的同事相比。尤其是从1999年以来公务员工资调整后,将要退休的他们难掩心中的不平衡,于是决定打些政策擦边球,在退休前将损失弥补上。
从2001年开始至2002年,随着国有企业改制进程的不断推进,该公司领导听说其公司有可能与其他公司重组后,就加快了以各种名目发钱的步伐。
据了解,一年中,公司以大病医疗费、清欠奖、供暖奖等多个名目发放奖金80多次,最多时一个月发12次奖金。且季度奖、年终奖等奖金发放的数量标准也大幅度提高。这最终造成了超工资基数列支工资性支出2465万元的窟窿,损害了所有者权益。
2000年由于医疗改革,公司经理龚伟明在班子会上提议要给职工购买商业保险,大家都同意。班子会一致决定买一种大病医疗险,每位职工不论职务、年龄,每人3万元。此后不久,领导班子又决定为50岁以上的正科和正处、副处干部买国寿福瑞险,保额是每人10万元。
2000年7月,住开公司交付了保险费205万多元。到年底,公司经理龚伟明决定将购买的商业保险费用列到管理费里。当龚伟明得知,会计师事务所在年度审计中要对住开公司2000年将商业保险费用列入管理费的事实进行披露时,他立即找人疏通,导致此事最终被掩盖下来。
但再巧妙的行为也逃不过法网恢恢。龚伟明等4人的私分行为最终败露,公诉机关以私分国有资产罪将4人提起公诉。
2月5日,这起号称北京市首起适用1997年刑法新增设的私分国有资产罪处理案已终审判决,原北京市东城区住宅建设开发公司总经理龚伟明等4名犯罪嫌疑人的私分国有资产罪罪名成立。
据了解,这几名领导干部以前都是机关干部。虽然由政府机关转进企业,但改变不了他们多年形成的思维模式,在个人待遇上,更是处处与在旧机关的同事相比。尤其是从1999年以来公务员工资调整后,将要退休的他们难掩心中的不平衡,于是决定打些政策擦边球,在退休前将损失弥补上。
从2001年开始至2002年,随着国有企业改制进程的不断推进,该公司领导听说其公司有可能与其他公司重组后,就加快了以各种名目发钱的步伐。
据了解,一年中,公司以大病医疗费、清欠奖、供暖奖等多个名目发放奖金80多次,最多时一个月发12次奖金。且季度奖、年终奖等奖金发放的数量标准也大幅度提高。这最终造成了超工资基数列支工资性支出2465万元的窟窿,损害了所有者权益。
2000年由于医疗改革,公司经理龚伟明在班子会上提议要给职工购买商业保险,大家都同意。班子会一致决定买一种大病医疗险,每位职工不论职务、年龄,每人3万元。此后不久,领导班子又决定为50岁以上的正科和正处、副处干部买国寿福瑞险,保额是每人10万元。
2000年7月,住开公司交付了保险费205万多元。到年底,公司经理龚伟明决定将购买的商业保险费用列到管理费里。当龚伟明得知,会计师事务所在年度审计中要对住开公司2000年将商业保险费用列入管理费的事实进行披露时,他立即找人疏通,导致此事最终被掩盖下来。
但再巧妙的行为也逃不过法网恢恢。龚伟明等4人的私分行为最终败露,公诉机关以私分国有资产罪将4人提起公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