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代表称高学费为豪华办学买单 中国高校负债累累可能倒闭
日期: 07年03月2期

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石爱中8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将从今年开始控制高校扩招,开始著重提高高校办学质量。

石爱中表示,今年各个大学城的财务审计已经完成,这两年的审计发现,由于不断扩招,不少高校都进行了巨额贷款,并因此负债累累。

石爱中说,一般高校的贷款都在4亿-8亿元,一些大院校更是高达10亿以上。其原因就在于国家近年停止给高校拨款,著重于补贴基础教育,而各个高校又在不断扩招,因此,高校都想方设法自己捞钱并加大贷款额度。石爱中表示,国家将从今年起开始控制各大高校扩招,著重于提高高校办学质量。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高校负债成为代表们热议的一个话题。全国人大代表、江南大学副校长王武也深深表示了对高校债务问题的担心。据王武介绍,目前,全国仅72所部属高等院校的负债已经达到360亿元,平均每所高校的欠债就有5亿元。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省开支,学校还要少发工资、少发奖金,这直接造成了优秀人才的流失,不利于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

代表称高学费是让学生为高校豪华办学买单

一边是大学校长喊没钱,一边是大学生家长喊收费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的局面?部分代表、委员认为,当前大学收费高的主要原因是让学生承担了不应该承担的办学成本。他们呼吁高等教育应该尽快降低办学成本,减轻学生负担。

全国政协委员孙继业认为,高等教育属准公共产品,适当收费并无异议,但是高等教育收费过高,超出了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据统计,全国高校的人均学费在1989年是200元左右,1995年为800元左右,到近几年的四五千元,上涨了几十倍,大大高于群众的收入增长幅度。再加上住宿费和生活费,平均每个大学生四年要花费4万多元。

全国人大代表董凤华提出,根据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大学生应当分担部分教育成本,但问题是高等教育的培养成本是多少,应该如何核算,还缺乏明确的核算标准。

部分代表、委员认为,现在,大学各种建筑越盖越高,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存在豪华办学、负债办学现象。由于没有科学的成本核算依据,事实上学校其他活动的部分成本也被转嫁到学生身上。“学生只应该对自己接受的教育教学服务买单,现在学生分担了不合理的教育成本,包括学校豪华办学的成本,这才是学费高昂的主要原因。”董凤华代表说。

孙继业委员认为,大学生培养成本应该通过公开程序来进行科学认定,让老百姓知道到底哪些因素构成了大学生的培养成本,哪些因素不能计入培养成本之中。

大学贷款过高可能像国企一样倒闭

中国一些大学因为贷款过高,可能重演国企倒闭的命运。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外国语大学校长户思社警告说,“高校贷款是用大学收费权做抵押从银行贷的。我知道有一所大学有50个亿的债务,光利息一年就要3个亿。靠招多少个学生才能还上?”

《中国青年报》引述他的话说,负责任的校长,可能会正视高校债务的问题。不负责任的,过两天调走,留下一个烂摊子。

他担心,今天的大学,会像过去有些负债累累的国企一样倒下。高校倒闭了,国家怎么办?“国家目前要正视这个问题,早研究,早出对策,拿方案。”

他分析,最早一批倒闭的大学可能是师资力量薄弱的边远地区学校。管理不善,投资失误都会加剧高校倒闭的风险。

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则认为,高校贷款或许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错误。负债就要偿还,而作为事业单位的高校是以公益性为主,而不是以经济效益为主,一个几乎没有经济效益的高校怎么能够负债经营呢?事业单位靠贷款发展,这个悖论让高校陷入了一个自己也说不清的漩涡。高校一面向社会澄清,学校是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另一方面又盘算著用结的学费去偿还贷款。

教育界普遍认为,高校债务应该由政府来埋单。如果真的由政府为高校债务埋单,高校没有了债务,那么意味著高校学费出现了结,变成了一个盈利性单位,当初的学费定价显然过高,面临降低学费的局面,高校显然不会放弃这块既得利益。

朱永新建议,对部分负债严重、无力偿还贷款的学校,可以采取“债(贷)转股”的形式,用优惠的政策鼓励民间资本介入,建立新型的股份制高校。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7/3564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