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政协会议开幕前数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发表长篇文章,对近年来中国国内出现的关于改革开放争论,作出具体回应。
官方新华社2月27日罕见地全文发表这篇题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的文章,文中强调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也要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
温家宝指出,经济建设和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这两大任务,“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统一的整体”。他说,必须坚持中共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坚持改革和创新。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有所提升,贫富差距却日益扩大,官场腐败、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产品供求失衡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舆论界年前终于爆发一场检讨、反思改革开放成果的争论。去年“两会”突遭搁置立法、预计将在这次全国人大通过的《物权法》,更是这场争议的角力焦点。直到2月中,还有一些学者在互联网联署公开信,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暂停审议《物权法》草案,指责该法违反宪法,而且国有企业私有化过程中的腐败行为,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和资本主义复辟。
虽然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和温家宝早前在不同场合都对有关论争表过态,表示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但温家宝这次的回应更为系统化,甚至从基本理论谈起,强调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发展中国家,首要任务还是要发展,针对性相当明显。
温家宝的文章全长5000多字,分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关于我国发展战略机遇期”、“关于和平发展道路”、“关于文化建设和文化交流”四个部分。当中涉及中国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施政,而非仅限于作为国务院总理通常负责的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2月28日全文刊登了温家宝的文章,而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节目中则仅以一句话交代该文。
香港《明报》引述北京消息称,该文是温家宝对政府工作报告起草人员的一个内部讲话,但公开发表的时机和方式耐人寻味。文章随处可见温家宝的个人风格,例如,文章指出,中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讲初级阶段,不光要讲生产力的不发达,还要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够完善和不够成熟”。
文章说,“改革开放28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这是一个奇迹。今后,中国还有没有这样的机遇期,还能有多长时间?我说有,多长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内外政策和应对能力。” 温家宝认为,中国在国际上坚持“不扛旗、不当头”的方针,令中国不断扩大在国际事务中的回旋馀地。在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提高的今天,“没有任何理由改变这个方针”。
温家宝也指出,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要走自己的路”,当前,要以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公民权益、反对腐败行为、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和执行力、增进社会和谐为重点,扩大民主、健全法制,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他说:“这样做,就能使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在国际上得到更广泛的理解和认同。”
有学者认为,温家宝的文章没有很新的观点,与中共高层思想是一致的,但近30年来,中共高层以个人名义发表政策性宣示文章极为罕见,温的文章行文有鲜明的个人特色,这种表达形式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