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主要货币对美元纷纷不断升值的背景下,5月份日元兑一揽子主要货币加权平均的真实有效汇率(REER)却创1985年9月“广场协定”签订以来的最低水平。
有关专家指出,日元长期低估以及日本持久维持低利率,正在给全球经济制造新的不平衡,并在客观上导致了全球日元套利交易(又称携带交易)的盛行,后者对全球金融市场构成了越来越大的潜在威胁,堪称一枚重磅“定时炸弹”。
在人民币屡创新高并依然承受升值压力、全球主要货币对美元纷纷不断升值的大背景下,一则新闻格外引人注目:日本央行6月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日元兑一揽子主要货币加权平均的真实有效汇率(REER),较4月下降1.7,已跌至94.9,创1985年9月“广场协定”签订以来的最低水平。
反观另一边,中国近来一直在稳步推进汇率改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较汇改前已累计升值超过8%。多位专家指出,相比中国,日本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在汇率方面没有履行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相反,日本蓄意甚至可以说是恶意地让日元贬值,正在给全球经济制造新的不平衡,给金融市场埋下一枚重磅“定时炸弹”。
日元升值的基本面理由
众所周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G8等国际组织一贯倡导“汇率应反映经济基本面”的原则,那么口口声声“自2004年以来就从未干预汇市”、“汇率完全市场化”的日本,其经济基本面真的差到足以支持一个创20多年汇价低点的日元么?不妨来看一组数据:
截至2007年3月底的财年中,日本GDP同比增长1.9%,连续5年实现增长,为二战以来最长扩张期;日本去年7月14日实施6年来首次加息,宣告了该国正式走出通货紧缩;截至3月份的财年中,日本经常账户盈馀达到21.253万亿日元,创历史最高纪录;3月份,日本对华贸易3年来首次出现顺差;截至5月底,日本外汇储备9111.37亿美元,直逼中国,位居世界第二……
专家指出,从以上种种数据来看,日元都有充分的理由需要升值。
金融市场埋下“定时炸弹”
有关专家指出,日元长期低估以及日本持久维持低利率,客观上导致了全球日元套利交易(又称携带交易)盛行的恶果,后者也对全球金融市场构成了越来越大的潜在威胁,堪称一枚重磅“定时炸弹”。
“日元贬值对国际金融市场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助长了美元泛滥,进而炒高资产价格。”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沈思玮说,“如果说国际市场动荡的祸首是美元,那么日元就是帮凶。”
日元疲软对于国际金融市场的破坏力,相信所有人都已从“2.27”全球小股灾中有所领教。对于日元套利交易的规模,至今仍没有一个确切的数据。瑞士信贷的陶冬给出的估计数据是4万亿至8万亿美元,而南方基金的万晓西经过分析指出,算上日本官方承认的5000亿美元,全球日元套利交易的规模约在3万亿至6万亿美元。
“现在最大的风险就在于日本大幅加息。”孙立坚表示,“日本已经给国际市场埋下了一枚定时炸弹。”而此前曾撰文称“日本家庭主妇制造‘2.27’股市惨案”的陶冬则注意到,过去2周日元套利交易又有所反弹,这直接导致了日元的进一步走低。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从6月4日开始至今的几个交易日内,日元却突然掉转方向,连续走高。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以美欧为首的主要股市同期都出现了大幅回调,由此带来的日元携带交易平仓需求推动日元走强,也在情理之中,当然,这也再一次印证了日元携带交易对金融市场波动的“放大效应”。
日元贬值加剧全球失衡
“日元贬值的客观结果是进一步恶化了人民币国际收支不平衡,并严重加剧全球失衡。当全球其他主要货币都对美元升值,而日元2005年以来的恶意贬值是全球失衡的主要根源。”南方基金的万晓西表示。
单就中日贸易来说,尽管不少人都承认,中日的出口产品由于结构不同因而存在的直接竞争相对较少,但事实是,今年3月份,日本对华贸易3年来首次出现顺差。孙立坚表示,在人民币不断升值,而日元对美元持续贬值的情况下,日本在对华贸易中的出口优势无疑会“大大体现出来”,日元的贬值对该国的出口起到了明显的拉动作用。他指出,日本国内银行在泡沫经济破灭时形成的坏账,到现在都已经完全填平,其中就不乏来自日本企业对华出口业绩良好的支持。
从全球来看,截至3月份的财年中,日本经常账户盈馀达到21.253万亿日元,为历史最高水平,疲软的日元为日本出口商争得了强大的竞争优势。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日本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丰田公司,近年来一直在猛追全球汽车业老大美国通用汽车。今年第一季度,丰田全球汽车销量首次超过通用,成为当季全球汽车销量最多的公司。日系车固然有其设计和质量等方面的优势所在,但日元贬值在其中的作用也不可小视。美国的Leve l Field研究所最近做了一个统计发现,由于日元贬值,每辆在美国出售的丰田汽车相当于获得了高达3000美元至14000美元的额外补贴,其成本优势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