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两市呈现高位震荡走势,沪指最高位1987点,原想中的2000点并未冲过,成交量较13日有所放大,因周末广传降息,金融股午后表现不佳,一定拖累市场走低。酿酒、有色、农业、地产等板块仍涨势喜人。上周(11月10日-14日)股指收出中线,周涨幅超过12%,创出12年周涨幅第三位置。
申银万国:逐步加大股票资产的配置
虽然国内外宏观环境对股票不利,对债券有利。但估值来看,股票已反映了较悲观的盈利预期,估值便宜;而债券隐含的减息空间为3-4次,估值相对较贵。股票的低估值为盈利下滑冲击提供了一定的缓冲,并且,当盈利有超预期表现时,估值的修正将带来股价快速反弹。而尽管债券所隐含的降息次数低于预期5次的降息幅度,但市场要接受这一观点需要时间和经济基本面恶化的证明。在大跌后的次年买入股票,短期内承担的风险相对来说更小,且收益更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未来一年股票市场不会很差。而在经济未明显向好的情况下,机会更多来自估值修复。对长期投资者而言,要获得更好的长期收益,需要更早介入市场,在熊市的末期阶段或者牛市的起始阶段买入,比在牛市加速阶段介入所获得收益更高。因此对长期投资者,建议在市场探底的过程中,逐步加大股票资产的配置。
国信证券:“一篮子”政策力撬市场
中国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投资、新农村建设等政策将可预期出台,此举将改善市场对于未来业绩增速的悲观预期。另一方面央行表示行政性的窗口贷款指导将取消,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改变市场的流动性。基本面预期的改善和逐渐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会改变A股市场的运行轨迹。投资策略方面,应遵循“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个思路进行配置:关注受益于积极财政政策、需求确定的投资拉动行业、必需消费品中估值相对偏低的公司以及PE位于10-15倍且增长确定的中小板块;建议重点关注潜在机会:一是大规模基建和保障性住房出台拉动的行业;二是银行板块;三是美元再度贬值趋势下的农产品板块。
中金公司:后续政策力度仍将超出预期
未来一段时间内相关经济政策的力度和节奏有可能继续大幅度超出市场的预期,可能的政策则包括更大幅度的减息,以及更大力度的扩大财政支出方案。根据历史经验,尽管这些政策无法起到改变经济周期的作用,但是市场有可能给予正面的反馈,特别是对房地产、基建相关的板块(钢铁、水泥、工程机械等)股价有利。建议今后一段时间,投资者在总体防御性配置的基础上,继续对于房地产、能源、基建相关、农业等板块则视政策预期的变化采取波段性交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