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向来是美国选民最关心的问题。盖洛普早些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经济和就业这两个问题中,32%的美国人将其中之一看作是最重要的问题。
美国经济正在呈现沃尔玛化趋势,工人工资普遍较低,工作条件差。而民主党从传统来说,都是比较倾向于蓝领阶层的。因此克里打了一张美国梦的牌,他的竞选口号与罗斯福差不多,归结起来就是“人人有房住,人人有车开。”
自从去年美国经济复苏以来,美国劳动者的时薪在经过通货膨胀调整后,实际上不升反降,美国人越来越难圆中产阶级的梦。用克里竞选搭挡爱德华兹的话来说,美国人目前生活在“两个不同的美国”里,一个是已经实现了“美国梦”、不再需要担心的美国,另一个是大多数人仍在勤劳工作、努力维持生计的美国。
克里打的美国梦牌,虽然还没有化成太具体的经济措施,但对美国普通人来说,还是有很大吸引力的。这张牌包括,创造1000万个新的就业岗位,降低中产阶级的税赋,减轻小型企业的税务负担。同时,将取消布什政府对年收入超过20万美元的最富裕个人实行的减税政策。
但是最近几个月的经济数据都表明美国经济增长较强劲,2004年,美国的年经济增长率预期将能达到4.4%,7月消费者信心连续第4个月上升,自去年8月份以来,美国大约增加了140万个就业岗位。这些数据显然也给布什为自己的经济政策辩护找到了理由。
不管怎样,摆在下任总统面前的难题是,美国将在2008年面临巨额福利项目支出,而财政赤字却已创下历史新高,无论是克里,还是布什,都必须决定是坐视不管,还是开始进行福利改革。其次,下一任总统必须决定他是否要维持布什总统的减税计划,第三,他要决定是否要控制政府支出,还是把巨额的赤字推给2009年上任的总统,作为未来增税的借口。
“从现在看,两党在经济政策上旗鼓相当,还看不出胜负。”在7月29日民主党代表大会后,一项调查显示,克里和爱德华兹的支持率略胜一筹,为48%,布什和切尼的支持率是43%,另有8%的人还未作出决定。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总统候选人把经济放在了第一位,是否就会取悦于美国民众呢?毕竟“ 9.11”已经改变了美国。
虽然克里与克林顿同为民主党,但是克林顿接手的是前苏联解体后的美国,美国似乎没有对手。而下一任总统要接手的是“ 9.11”后的美国,国土安全问题真真切切。无论是克里,还是布什,都面临着“ 要大炮还是要黄油”的两难选择,战争和国内经济两个方面如何取舍?这是长期以来困扰危机时期美国总统的棘手问题,越战时的林登.约翰逊,二战中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当然还有今天的布什总统,和总统候选人克里。无论是克里还是小布什,现在都很难确定是应该把经济放在第一位,还是把反恐放在第一位。其实美国两者都想要。
作为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克里虽然对中国不是太了解,但是在几件有关中国的重大事件上,他“ 并没有走向极端”。早在上世纪50年代,克里还在大学预科期间,就曾发表演讲反对孤立中国,认为要与“ 红色中国”交往。2000年,他支持给予中国永久性最惠国待遇。
克里一直是个自由贸易主义者,1993年,他对美国与墨西哥的自由贸易协定投下了赞成票,但是有迹象表明,克里在中国和贸易问题上的态度正在发生令人诧异的转变。
为了获得工会的支持,克里最近频频强调自由贸易的风险。而在选择他的竞选伙伴时,克里挑选了一个真正的贸易怀疑论者──北卡罗来纳州参议院约翰.爱德华兹,此人虽然曾支持中国加入WTO,但在此后的每一个重大贸易法案上都投了反对票。很多贸易专家预测,克里将会积极向WTO提起对中国的指控。
美国历年的总统大选已经证明,在从总统候选人成为总统当选人的过程中,也都会是个对中国学习的过程,会逐渐认识到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无论谁当选,美国各项政策的基本面不会有什么明显的改变。“ 美国三权分立的体制,使无论谁当选总统,最终施行的政策都存在着向中间靠的趋势。”
“ 无论是小布什还是克里,两人都会从经济上不遗余力地争取美国的利益,很难说谁上台对中国更有利。从中国的角度来说,重要的是有所预案,努力维护中国自身的利益。”
美国经济正在呈现沃尔玛化趋势,工人工资普遍较低,工作条件差。而民主党从传统来说,都是比较倾向于蓝领阶层的。因此克里打了一张美国梦的牌,他的竞选口号与罗斯福差不多,归结起来就是“人人有房住,人人有车开。”
自从去年美国经济复苏以来,美国劳动者的时薪在经过通货膨胀调整后,实际上不升反降,美国人越来越难圆中产阶级的梦。用克里竞选搭挡爱德华兹的话来说,美国人目前生活在“两个不同的美国”里,一个是已经实现了“美国梦”、不再需要担心的美国,另一个是大多数人仍在勤劳工作、努力维持生计的美国。
克里打的美国梦牌,虽然还没有化成太具体的经济措施,但对美国普通人来说,还是有很大吸引力的。这张牌包括,创造1000万个新的就业岗位,降低中产阶级的税赋,减轻小型企业的税务负担。同时,将取消布什政府对年收入超过20万美元的最富裕个人实行的减税政策。
但是最近几个月的经济数据都表明美国经济增长较强劲,2004年,美国的年经济增长率预期将能达到4.4%,7月消费者信心连续第4个月上升,自去年8月份以来,美国大约增加了140万个就业岗位。这些数据显然也给布什为自己的经济政策辩护找到了理由。
不管怎样,摆在下任总统面前的难题是,美国将在2008年面临巨额福利项目支出,而财政赤字却已创下历史新高,无论是克里,还是布什,都必须决定是坐视不管,还是开始进行福利改革。其次,下一任总统必须决定他是否要维持布什总统的减税计划,第三,他要决定是否要控制政府支出,还是把巨额的赤字推给2009年上任的总统,作为未来增税的借口。
“从现在看,两党在经济政策上旗鼓相当,还看不出胜负。”在7月29日民主党代表大会后,一项调查显示,克里和爱德华兹的支持率略胜一筹,为48%,布什和切尼的支持率是43%,另有8%的人还未作出决定。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总统候选人把经济放在了第一位,是否就会取悦于美国民众呢?毕竟“ 9.11”已经改变了美国。
虽然克里与克林顿同为民主党,但是克林顿接手的是前苏联解体后的美国,美国似乎没有对手。而下一任总统要接手的是“ 9.11”后的美国,国土安全问题真真切切。无论是克里,还是布什,都面临着“ 要大炮还是要黄油”的两难选择,战争和国内经济两个方面如何取舍?这是长期以来困扰危机时期美国总统的棘手问题,越战时的林登.约翰逊,二战中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当然还有今天的布什总统,和总统候选人克里。无论是克里还是小布什,现在都很难确定是应该把经济放在第一位,还是把反恐放在第一位。其实美国两者都想要。
作为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克里虽然对中国不是太了解,但是在几件有关中国的重大事件上,他“ 并没有走向极端”。早在上世纪50年代,克里还在大学预科期间,就曾发表演讲反对孤立中国,认为要与“ 红色中国”交往。2000年,他支持给予中国永久性最惠国待遇。
克里一直是个自由贸易主义者,1993年,他对美国与墨西哥的自由贸易协定投下了赞成票,但是有迹象表明,克里在中国和贸易问题上的态度正在发生令人诧异的转变。
为了获得工会的支持,克里最近频频强调自由贸易的风险。而在选择他的竞选伙伴时,克里挑选了一个真正的贸易怀疑论者──北卡罗来纳州参议院约翰.爱德华兹,此人虽然曾支持中国加入WTO,但在此后的每一个重大贸易法案上都投了反对票。很多贸易专家预测,克里将会积极向WTO提起对中国的指控。
美国历年的总统大选已经证明,在从总统候选人成为总统当选人的过程中,也都会是个对中国学习的过程,会逐渐认识到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无论谁当选,美国各项政策的基本面不会有什么明显的改变。“ 美国三权分立的体制,使无论谁当选总统,最终施行的政策都存在着向中间靠的趋势。”
“ 无论是小布什还是克里,两人都会从经济上不遗余力地争取美国的利益,很难说谁上台对中国更有利。从中国的角度来说,重要的是有所预案,努力维护中国自身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