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日本新华侨华人会组办的“ 支持东北振兴回国考察团”于3月20日至28日间赴中国东北地区进行了考察。关于这次在日华人积极投身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事业的活动,本报记者专访了考察团的成员、在日华人律师韩晓非女士。以下是采访内容。
记者:请您先谈谈东北三省的优势与潜力。
韩晓非律师:东北三省无论它的地理位置,生态自然资源,工业基础实力方面来说,都具有特殊的优势与潜力。关于这个问题,我通过考察了解到很多东西。
以辽宁为例,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是东北经济区通向世界的海路进出门户,处于东北亚地区的中心地带,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要冲,且矿产的储量资源极为丰富。
吉林是全国生态建设试点省,具有生态与自然源优势。2002年全省森林覆盖率为42.5%。居全国第6位。吉林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米粮生产基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50亿斤的阶段性水平。
黑龙江的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居全国首位,人均耕地面积是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5倍。国营农场的数量居全国之首,潜力非常之大。
东北三省一直是国家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基础设施完善。以吉林的加工制造业优势为例:2002年制造业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89.2%,近五年年均增长14.8%,高于全国4.9个百分点。
辽宁是中国著名的工业省份,也是中国主要的工业原材料基地,石化、钢铁、装备制造三大支柱产业的竞争力逐步提高。
辽宁省已形成了以港口为门户,以铁路为动脉,以公路干线为骨架与民用航空相配合的立体地运输网络,铁路密度居全国之首,公路覆盖率为全国之最,海上国内航线已通达全国各港口,,并拥有中国一流标准的国际机场。
记者:现在东北三省发展的主要矛盾与问题点有哪些。
韩律师:我认为,东北三省比起现在的沿海海部、华西地方发展状况,稍有落后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矛盾和问题点:
(一)市场化程度较低,经济发展内在动力不足。
(二)国有经济比重过高,企业历史包袱沉重。
(三)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任和国艰巨。
(四)企业工艺装备水平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五)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困难,发展接续产业难度较大。
记者:今后东北三省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如何。
韩律师:在了解和分析东北三省的优势和问题的同时,我也了解了各省2003年至2010年或稍长一段时间的发展目标,其总体目标是要把东北老工业基地建成中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
辽宁将要建设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装备制造业和重要原材料工业基地,其利用外资的重点行业和区域有装备制造业中重点发展的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基础设备与成套设备制造业。吉林到2010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预期达到48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1万亿元。滚动实施600个重大项目。黑龙江包括吉林、辽林在内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以粮、畜、果、菜、水产品深加工为重点,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生态优势,建设生态型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
记者:通过考察活动,您对东北三省未来的发展有何想法与建议。
韩律师:我认为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一)转变政府职能,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和发展环境。
必须建立一个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临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其中,观念的转变、危机感、紧迫感尤为重要。
(二)应慎选重大项目,多渠道筹措资金。
对经宏观研究和市场分析后,谋划实施的一批重点项目,应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特别是鼓励社会资本(包括外资以并购、独资、合资、合作、项目融资等方式)参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经营性的公益事业、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逐步建立起一个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
(三)设立专门机构,确保各项工作高效到位。
有关产业发展、企业改制、环境建设、招商引资等应设立专门机构、各项负责,以减少程序环节。特别是应简化外商投资环节,还应加强省际合作,避免重复项目建设。加强东北三省省际合作与交流,建立协商讲通机制,搞好产业分工协作,促进优势互补,以避免重复建设项目也是非常重要的。应用好社会主义市场宏观调控优势,寻求强东北整体竞争实力的空间。
记者:请您先谈谈东北三省的优势与潜力。
韩晓非律师:东北三省无论它的地理位置,生态自然资源,工业基础实力方面来说,都具有特殊的优势与潜力。关于这个问题,我通过考察了解到很多东西。
以辽宁为例,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是东北经济区通向世界的海路进出门户,处于东北亚地区的中心地带,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要冲,且矿产的储量资源极为丰富。
吉林是全国生态建设试点省,具有生态与自然源优势。2002年全省森林覆盖率为42.5%。居全国第6位。吉林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米粮生产基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50亿斤的阶段性水平。
黑龙江的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居全国首位,人均耕地面积是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5倍。国营农场的数量居全国之首,潜力非常之大。
东北三省一直是国家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基础设施完善。以吉林的加工制造业优势为例:2002年制造业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89.2%,近五年年均增长14.8%,高于全国4.9个百分点。
辽宁是中国著名的工业省份,也是中国主要的工业原材料基地,石化、钢铁、装备制造三大支柱产业的竞争力逐步提高。
辽宁省已形成了以港口为门户,以铁路为动脉,以公路干线为骨架与民用航空相配合的立体地运输网络,铁路密度居全国之首,公路覆盖率为全国之最,海上国内航线已通达全国各港口,,并拥有中国一流标准的国际机场。
记者:现在东北三省发展的主要矛盾与问题点有哪些。
韩律师:我认为,东北三省比起现在的沿海海部、华西地方发展状况,稍有落后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矛盾和问题点:
(一)市场化程度较低,经济发展内在动力不足。
(二)国有经济比重过高,企业历史包袱沉重。
(三)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任和国艰巨。
(四)企业工艺装备水平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五)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困难,发展接续产业难度较大。
记者:今后东北三省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如何。
韩律师:在了解和分析东北三省的优势和问题的同时,我也了解了各省2003年至2010年或稍长一段时间的发展目标,其总体目标是要把东北老工业基地建成中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
辽宁将要建设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装备制造业和重要原材料工业基地,其利用外资的重点行业和区域有装备制造业中重点发展的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基础设备与成套设备制造业。吉林到2010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预期达到48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1万亿元。滚动实施600个重大项目。黑龙江包括吉林、辽林在内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以粮、畜、果、菜、水产品深加工为重点,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生态优势,建设生态型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
记者:通过考察活动,您对东北三省未来的发展有何想法与建议。
韩律师:我认为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一)转变政府职能,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和发展环境。
必须建立一个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临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其中,观念的转变、危机感、紧迫感尤为重要。
(二)应慎选重大项目,多渠道筹措资金。
对经宏观研究和市场分析后,谋划实施的一批重点项目,应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特别是鼓励社会资本(包括外资以并购、独资、合资、合作、项目融资等方式)参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经营性的公益事业、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逐步建立起一个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
(三)设立专门机构,确保各项工作高效到位。
有关产业发展、企业改制、环境建设、招商引资等应设立专门机构、各项负责,以减少程序环节。特别是应简化外商投资环节,还应加强省际合作,避免重复项目建设。加强东北三省省际合作与交流,建立协商讲通机制,搞好产业分工协作,促进优势互补,以避免重复建设项目也是非常重要的。应用好社会主义市场宏观调控优势,寻求强东北整体竞争实力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