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祖国
为了防止经济过热,中国动用货币政策的频率明显增强。在7月20日的加息和降低利息税“连环拳”出台仅10日,央行在7月30日的傍晚又宣布,自8月15日起,将存款准备金率从11.5%上调至12%。8月21日晚,央行又突然宣布进一步加息,这距央行最近一次上调存贷款利率仅仅过了30天。如此高密集度地出台宏观性的货币调控政策,表明中国政府对于国内日趋明显的通货膨胀趋势予以高度警惕。
在时下的中国,老百姓们正经历著自2004年以来最强的一波涨价浪潮,物价问题成为普通百姓们最热门的问候语,尤其是对于接连不断的食品涨价更是非常担忧。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在北京市农产品市场考察时强调,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关系全局,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切实负起责任,加强领导,做好主要食品生产、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在考察中,温家宝指出,近两个月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出现了明显上涨,成为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热点。带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是粮食、猪肉等农副产品,但也确实存在著少数经营者趁机合谋涨价、哄抬价格等现象,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损害群众的利益,对这个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8月13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7月份CPI较上年同期增长5.6%,创10年来高点,此前众多研究机构对CPI的最高预测值只有5.1%,CPI上涨幅度远超市场预期。从分类物价情况来看,城市价格上涨5.3%,农村价格上涨6.3%;食品价格上涨15.4%,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0%,油脂价格上涨30.1%,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45.2%,鲜蛋价格上涨30.6%,水产品价格上涨5.4%,鲜菜价格上涨18.7%,鲜果价格下降12.2%,调味品价格上涨4.5%。非食品价格上涨0.9%;消费品价格上涨6.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6%。很显然,粮食,特别是玉米价格的上涨推高了猪和鸡等的饲养成本,进而导致猪肉、鸡肉和蛋价格的上涨。猪肉,作为居民消费量最大的肉类食品,它在CPI中占的权重在3.5%到4%,其变动对CPI的影响非常大。此外,猪肉价格的上涨还通过替代效应对其他肉禽价格产生向上的拉动。8月13日的《人民日报》以《正确认识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为题系统地论述了中国政府对当前物价上涨问题的认识,文章认为从总体上来看,中国消费物价上涨是结构性的,从目前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状况来看,并不存在商品价格普遍持续上涨的条件。
尽管中国政府对于当前的物价问题并非很悲观,但是物价大幅上涨毕竟会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也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因此,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动用各种政策手段来控制物价水平的继续攀升,国家发改委办公厅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将开展食品价格及相关收费专项检查作为当前的一项政治任务。发改委在《关于切实抓好主要食品价格及相关收费专项检查有关事项的通知》中要求,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务必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食品价格检查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责任。《通知》要求,各级价格主管部门突出重点行业,对本地区所有食品制造企业、批发企业和零售企业逐个进行拉网式检查;突出重点品种,对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禽蛋奶及其食品制成品等群众基本生活必需品进行重点检查,严肃查处价格串通、哄抬价格、价格欺诈等三类不正当价格行为。发展改革委强调,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提高识别和调查取证能力,对查出来的乱涨价案件,一经核实,要依法从快从重处理,绝不让违法者在经济上得到好处;建立与工商、公安、质检、宣传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对性质恶劣、问题严重、影响较大的价格违法典型案件,除给予经济处罚之外,还要通过新闻媒体予以公开曝光,直至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
除了上述行政性的手段以外,在经济性的手段方面货币政策无疑是首选的重要调控工具。如前所述,中国央行决定自8月15日起把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届时国内存款类金融机构将执行12%的存款准备金率。这是中国今年内第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自去年7月5日以来,连续第9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在13个月的时间里,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从7.5%连续上调至12%。中国央行的官方表态称,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为了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货币政策要稳中适度从紧,要坚持把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努力缓解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的矛盾,控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可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对中央决策的一个响应,力图通过适当加大流动性回笼的力度,来遏制所谓的“三过”矛盾进一步激化。尽管央行去年以来已经9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但今年已披露的上市银行半年报显示,包括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工商银行等在内的主要商业银行盈利水平均超出市场预期。因此,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业的影响与此前并无变化。
紧接著上调存款准备金率,8月21日晚,央行宣布自2007年8月22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3.33%提高到3.6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84%提高到7.02%;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上调0.09个百分点。很显然,加息直指高通胀,暗含对股市泡沫的隐忧。虽然物价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猪肉等主要食品供应不足,但面对通胀可能扩散到其它经济领域的威胁,央行的措辞是越来越强硬。虽然,本次加息早在之前就已经被市场广泛预期,但宣布的时间却显得格外突然。我们观察到近日中国国内金融市场格局已十分微妙,8月21日沪深股市继续走高,双双创下历史新高。上证指数一度上冲至4982.98点,距5000点整数关口仅一步之遥。虽当局以及不少市场分析都认为,此次加息针对物价涨幅过高问题,不针对股市,也不影响资金的热情。但是,选择这个关口,打压快速上涨的物价水平,同时针对敏感的A股市场也算给个预警。此次加息也是今年央行第二次采取存款利息增幅大于贷款利息增幅的非对称调整,上一次是5月19日。今次加息后,实际存款利率仍然为负,再观火热的两市(股市、楼市),加息的效果可能都是微弱的。未来央行仍将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仍将会有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