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经济数据显示偏热 宏观调控靴子落地
日期: 07年07月4期

张祖国

从7月初开始,中国国内各方对CPI等一系列宏观经济数据的预测就不绝于耳,因为这些数据比较敏感,它直接关系到后续的宏观调控政策以及对股市和房市等不同经济领域。原来国家统计局预定在7月17日正式发表,但国家统计局在7月17日发布通告将公布时间推迟到20日,可到了7月19日又提前一天公布了,弄得各方对当局近期的紧缩政策预期不断升温。7月20日在股市闭市以后,靴子终于落下来了,社会上沸沸扬扬猜测的宏观调控政策被掀起了红盖头,原来是人们已经预料中的加息和降低存款利息税率。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通常比较多,但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是GDP、CPI、固定资产投资、贸易顺差、居民收入等指标。根据国家统计局7月19日上午公布的数据,中国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06768亿元,同比增长11.5%,比上年同期增速加快了0.5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11.1%,二季度增长11.9%。按产业分类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470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55454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41844亿元,增长10.6%。中国上半年的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2%,其中6月份同比上涨4.4%,环比上涨0.4%,涨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9个百分点。按商品类别来看,食品价格同比上涨7.6%,其中,粮食上涨6.4%,蛋上涨27.9%,肉禽及其制品上涨20.7%,其馀商品价格有涨有落。中国上半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168亿元,同比增长25.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9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加快2.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7.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9.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4.6%。房地产开发投资9887亿元,同比增长28.5%,比上年同期加快4.3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中国上半年的进出口总额9809亿美元,同比增长23.3%,比上年同期回落0.1个百分点,与一季度持平。其中,出口5467亿美元,增长27.6%;进口4342亿美元,增长18.2%。进出口相抵,顺差达112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11亿美元。另外,上半年的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319亿美元,同比增长12.2%。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13326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663亿美元。中国上半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5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2%,增幅高于上年同期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11元,同比增加31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3%,增速高于上年同期1.4个百分点,高于一季度1.2个百分点。

上述统计数据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虽然中国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比如粮食生产实现了自1985年以来首次连续4年增产;企业效益继续改善;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市场销售持续趋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改革开放有序推进。但是在经济运行中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比如贸易顺差过大、信贷投放过多、投资增长过快问题仍然突出;高耗能产业增长偏快,节能减排的形势依然严峻;物价上涨压力持续加大,特别是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食品价格和住房价格上涨较快;股市大起大落,引导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任务艰巨。尤其是贸易顺差过大、信贷投放过多、投资增长过快的三过问题相互交织、互为因果,造成三过的根源是国民收入分配存在问题,财政对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投入不足,低收入群收入增长不快,储蓄率和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在指导思想上必须继续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方针,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对外贸易增长的方式,改进和完善加工贸易政策,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减少进口行政审批,鼓励高新技术及国内急需商品的进口;抓紧清理招商引资中违反规定的优惠和变相优惠政策,规范招商引资行为;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农业、服务业、节能减排等薄弱环节,投向中西部地区,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其次应该合理地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国家应该利用当前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的有利时机,积极解决历史欠账,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投入,重点解决民生问题,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逐步转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模式。另外,货币政策要稳中适度从紧,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减少银行体系流动性。加强信贷政策引导,合理控制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进一步抑制信贷过快增长。同时要优化贷款结构,做到有保有压,加强对农业、中小企业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要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防止股票市场出现大的波动。

有关货币政策适度从紧的问题,从7月20日央行与国务院的决定中已经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首先要做的就是逐步改变目前中国普遍存在的负利率问题。从中国的CPI数据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6月份的CPI已经超出4%的水平,通货膨胀率超过存款利率的结果,不仅将引发部分储蓄资金分流,而且储蓄存款实际价值的缩水也会对广大中低收入家庭产生不利影响,直接关系社会民生。另外,在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和外国资本大量流入的情况下,会使外汇占款增加。由于外汇占款使基础货币的投放量增大,这就造成流动性过大,最终导致一般物价指数上涨。因此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的苗子,除了缓解外汇储备增长势头以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也是需要的。目前,中国政府为了逐步降低高额贸易盈馀,已经在出口方面对一部分低附加值的简单加工品徵收出口关税,并大幅度、大范围地降低出口退税的税率,但是政策效果的显现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正因为如此,需要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抑制流动性过剩和物价上涨,最终调控经济的过热趋势。不过,金融市场关心的是靴子落地以后的影响,尤其是对股市的影响。从市场的反应来看,总的感觉是利空出尽是利好。更重要的是,中国证券市场的管理层已经开始向股市频吹暖风,比较具有实质性的行动是保监会已将保险资金直接投资A股比例由5%上调到10%,保险资金直接投资股票比例由5%上限上调至5%-10%,将为股市输送大量的血液。同时,中国证监会已再次批出新基金,比如泰达荷银基金公司旗下的泰达荷银市值优选股票型基金已获证监会发行核准,将于近期通过建行、农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及湘财证券、渤海证券等销售渠道公开发售。除了泰达荷银市值优选基金外,交银的施罗德新基金也已获准发行,上述基金是今年以来证监会批出的第四批新基金。所以,中国股市将会再次重拾升势。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4/46581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