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超级航母驶入中国股市 / 中行上市加速国际化趋势
日期: 06年07月2期

  ■ 张祖国

  7月5日,作为中国四大国有银行之一的中国银行股票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这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来说,是一件具有震撼力的大事件。这意味著中国股票市场的上市公司结构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也意味著中国股票市场的国际化趋势将会进一步提速。
  此前的6月1日,中国银行公开挂牌香港联交所,成为全球有史以来第四大IPO项目。此后仅用了1个多月,中国银行即迅速完成A股的网下与网上发行,成功实现了沪港两地上市,成为国内首家H股和A股全流通上市的公司。中国银行这一次的A股发行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IPO项目,在发行规模、筹资规模、总市值等指标方面均创纪录,中国银行A股上市后,将成为目前沪深两市总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根据相关公告,中国银行上市后的总股本为2538.39亿股,超过此前总股本最大的中国石化,中国石化的总股本为867亿股。
  中国银行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是成功的。7月5日上午9点25分,中国银行股票通过集合竞价产生了3.99元的开盘价,较此前3.08元的发行价上涨了近30%,最后全天报收于3.79元,较发行价上涨了23.05%。中国银行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所产生的示范效应是明显的,它可以使国有商业银行逐步打破计划经济的束缚,变国有垄断为市场竞争;使国有商业银行在市场环境中不断壮大自己,提高自己抵抗风险的能力;还可以让中国股市改善上市公司结构,增加蓝筹股的数量,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从而让国内的各类投资者能够得到更多的投资收益,建立起对国内的资本市场的信心。
  在国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建设银行是第一个实现改制,并且成功上市的银行,但是,这仅限于海外上市。而建行的各项经济指标和盈利能力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排名第一,这样的优质资产应该在国内股市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国内的投资者对于许多优秀上市公司只选择在海外上市颇有微词,认为这是肥水流入外人田,使国内投资者享受不到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果。因此,当中国银行成功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后,建设银行在内部治理上面密集出台了一些行业内“独一无二”的措施,从中可以看到建设银行希望通过进一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然后再登陆国A股市场的心思。中国建设银行宣布,为了预防和治理不正当交易行为和商业贿赂案件,已经制定了《工作人员堵截、检举和抵制违法违纪违规行为的奖励办法》,《办法》规定,对堵截、检举和抵制行内违法违纪违规行为的员工,最高可获奖励20万元。
  此前,为进一步完善问责体系,增强建设银行各级领导人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管理责任意识和领导责任意识,建设银行正式出台了《领导人员问责办法》。根据该办法的规定,有决策失误、效能低下、管理失误、用人失察失误、背信、防查案件工作失职等8类违规失职行为的领导人员,都将受到相应的问责,问责方法包括责令辞职、免职(解聘)、限期调离、诫勉谈话、责令书面检查、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等,严重失职者还将引咎辞职。中国银行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除了会将已经在海外上市的建设银行拉回国内A股市场以外,也会对另外两家尚未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和上市安排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中国工商银行7月5日发布了2005年年报摘要,这是工商银行股改后披露的第一份年报。该摘要显示,2005年工商银行主要业务经营指标良好,财务实力大幅增强,资产质量显著提高,投资价值凸显。截至2005年年末,工商银行资产总额为人民币64,541亿元,各项贷款为人民币32,896亿元,各项存款为人民币56,605亿元,当年实现净利润为人民币337亿元;不良贷款馀额为1,544.17亿元,不良贷款率降至4.69%,较上年下降16.47个百分点;资本净额达3118.44亿元,资本充足率为9.89%,其中核心资本充足率为8.11%。与以往相比,工商银行2005年年报披露的内容更加详实、透明,财务信息披露与往年相比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大幅提高,除了详细披露各个口径的利润外,还提供了资本充足率、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拨备覆盖率、成本收入比等投资者关心的各项指标。
  对于市场和投资者来说,信息披露透明与否直接影响公司的形象。工商银行虽然还没有上市,但已经提早按照上市公司的标准拿出了2005年的年度报告,工商银行在海内外股市登陆的时间相对会更快一些。在农业银行改革方案争论的当口,国家审计署6月底披露了2005年农业银行审计结果,各种违规、涉案金额高达615.6亿元,公司治理结构及部分信贷潜在风险突出。审计公告里透露出的农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问题让人担忧,这也从反面说明了需要加快农业银行股改的进程。而与同时期三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进程来看,农业银行明显落在了最后,其何时上市自然成为不太明确的事情。
  中国银行在国内上市,取代了中国石化成为上证指数的第一大权重股,加大了A股当中金融股的权重,会加速中国股市金融板块的形成。由于中行不可替代的行业地位以及较大股本带来的投资流通性,在短期内会对国内银行股的投资吸引力产生稀释作用,个别资产质量和成长性并不算优良的银行股有可能被机构抛售,甚至被逐步边缘化。但从长期来看,中国银行作为一艘“航空母舰”,对国内上市银行的影响将是正面的。事实上,目前已经在A股上市的浦发、招商、华夏、民生、深发展等5只金融股,大多数资产质量较高,在前期的市场中表现较好,其成长性并没得到应有的反应。交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在香港上市得到投资者追捧,充分反映出海外投资者对中国银行业股票价值的认可。另外,中国银行如期登陆A股市场,将会加速A股市场的国际化趋势。在过去的5年里,A股与全球股市具有50%左右的负相关性。但从2006年以来,中国股市与全球股市的关系已经从原来的负相关转变为正相关,可以发现,H股往往领先A股走势1个月左右的时间,两者的正相关系数高达0.6以上,这表明H股与A股的联动性正在日益加强。这一方面由于中国通过QFII为海外投资者提供了进入A股市场的一条通道,使QFII在中国国内资本市场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随著越来越多的H股回归国内股市,在联动效应的作用下,H股的风吹草动,必将影响到国内的A股市场。在过去的5年里,在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指数同全球股市的相关程度达到90%以上,显示两者之间基本上是齐涨共跌。所以,中国银行在A股市场上市必将加速中国国内A股市场的国际化趋势,这是由中国银行股本占沪市总股本的比重达到25%所决定的。所以,今后海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国内的A股市场,一定要密切地关注H股的走势。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4/18661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