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华人每当说起最想吃的中国小吃就会说起麻辣烫、羊肉串、油条……这些都是在日本难以找到的“稀罕物”。近两年,在东京池袋周边,不少东北风味的餐馆里卖起了烤羊肉串,街头也能看到油条,但麻辣烫一直难觅踪影。不久前,中华料理老店“东魁楼”在千叶县船桥市开了一家麻辣烫店,取名“上海麻辣汤(烫)”。交通方便的人可以去一饱口福。
在中国众所周知,麻辣烫起源于四川,是最平民化的美食之一。据说,最初的时候,是船工和纤夫创造了麻辣烫的吃法。从四川宜宾到三峡内的巫山,这一带由于水流湍急,纤夫自然是少不了的风景,他们在拉纤之馀,在江边拾上几块石头,支起瓦罐,舀几瓢江水,撸上把乾柴生火,在罐里加入蔬菜,没有蔬菜就就地取材,拔些野菜,放入花椒等调料,涮烫食之,吃后滋味美不可言,既可果腹,又可驱寒、祛湿,制作方便的煮食习俗便在江边沿袭。这就是麻辣烫的起源。
把这种饮食方式店堂化后,麻辣烫就开始发展起来,到了现在,麻辣烫更是因为方便,自助,快捷的优点迅速名扬大江南北,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饮食。麻辣烫可说是火锅的“简装版”,菜都穿在竹签上,吃的时候,将一大把竹签穿起的一大把肉和菜放进翻滚的红汤中,几分钟后捞起,正宗的吃法可不是一串一串地吃,而是一抓一大把,用筷子轻轻一捋,菜就纷纷掉落香油碟中,然后——开吃!
当麻辣烫落户到日本后可能是因为“烫”字在日语中不常用,这家店主就把麻辣烫就变成了“麻辣汤”。店家为何强调“上海”而不是“四川”就不得而知了。
这家“上海麻辣汤”店可谓“中日结合”,走进店堂乍一看倒像一家日本式拉面店,一列柜台式的座席,几张小桌子。看到堂前几十种自选的蔬菜、丸子串才发现和拉面店有所不同。再往柜台里面望去,发现厨具也有所改进,做拉面用的网兜式笊篱浸在汤中。
650日元的粉丝汤底,顾客可以选3串(种)原料。如果再加原料,每串(种)100日元。汤底按照辛辣程度分为四种。
如果在千叶县住不妨去尝一尝,即使住在东京,去船桥也不是很远,从日本桥坐地铁约30分钟就可到达。 (孙辉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