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孩子“装病”有因可寻
日期: 09年01月2期

有时,孩子会假装说自己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虽然家长和老师也知道很多时候孩子可能是在装病,但怎么知道哪次是真、哪次是假呢?装病毕竟不是什么好事,怎样让孩子改掉装病的毛病呢?

需要指出的是,孩子不是天生就会装病的,这一行为必定是在其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而一个后天通过学习而形成的行为,一般都需要以下几个关键要素:一,需求,也就是内在的驱动力。一个后天的行为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一定反映了某个内在的需求;二,偶然的成功经验,也就是该行为让需求得到了意外的实现;三,多次的成功经验,使行为得到巩固。如果尝试一个行为,连续多次都能得到好的回应,那么这个行为就将被定格下来,成为寻求需求满足的手段或者途径;反之,如果一个行为多次尝试都得到了消极的结果,那么就很可能被淘汰掉。

也就是说,孩子之所以反覆装病,肯定是装病多次(或者总是)让他的愿望得以满足;而如果不装病,可能有些愿望就不能满足了,比如:如果不说肚子痛,妈妈就不会接他回家了。

那么,怎样才能让装病失效呢?

1、降低对孩子身体的焦虑。不要孩子一说不舒服,父母就表现出过度的焦虑与不安,要想办法给孩子一个感觉——“不舒服没什么大不了的

2、减少或控制对孩子生病时的过度满足。即使在孩子真生病的时候,也不能过度满足他,尤其是无理的要求——这一点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孩子懂得生病愿望满足是两回事。

3、观察孩子真病假病的区别。毕竟只是小孩子,只要大人细心一点,假的就真不了。家人要善于观察孩子平时的行为举止,留意真不舒服假不舒服之间的区别。还可以用另一种更吸引人的愿望来试探孩子的不舒服,看看孩子的反应,就能一辨真假了。

4、让不舒服变得麻烦起来。孩子喜欢用装病来达成愿望,就是因为这个方法简单又快捷。所以,如果让孩子的不舒服变得麻烦起来,那么多次以后,孩子就会逐渐放弃这个行为。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8/94413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