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教育心里学家盖杰和伯令纳在《教学心理学》一书中就曾经指出:“对于教师来说,表扬是最容易使用和最自然的、有效的形成动机的方法。”小学英语教学更是如此,因为它是一门非常带有情感的学科,利用鼓励能满足学生情感上的需求,使孩子们课堂上的精神生活更积极,更充实,更持久地激发和保持小学生的这种兴趣。如果说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是开启儿童们语言学习之“门”的钥匙,那么鼓励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催化剂。在我的英语课堂上,我就充分见识了大拇指的魔力。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正处在9岁至12岁的少年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活动、爱表现、善模仿等特点。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对陌生语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们对外语的兴趣。他们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重视老师的表扬,不怕犯错,很少有羞怯感。他们的身体各部分器官还在发育,尚未定形,发音器官较成人的灵活,因此模仿外语的语音语调远比成年人容易。他们的记忆力好,形象思维好,但缺乏理性思维,逻辑思维能力不强。他们爱玩、爱唱、爱游戏、爱活动,这些都是他们长身体、长体力的需求,他们坐不住,坐不久。这一切都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他对集体有了一定的认同感后,对上课积极发言的学生采用集体口头奖励的方法,让他感觉受到集体的认同。比如说在一位同学积极的发言后,可以让全体学生拍手并竖起拇指说“Good,Good,very good!”“One two good!One two good!”,并向他翘起大拇指,这种精神奖励会给小学生带来莫大的鼓舞,也会激起他整堂课的发言积极性。
课堂上采取口头表扬和集体累积积分式相结合。就是以多人小组为单位,由于累积的成绩达到一定的程度而整小组受到奖励的形式。比如说,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对于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就给此小组加上一分,长此以往,把每月小组的分数累积,评出每月最佳小组奖。这种形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形成很好的课堂气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