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春雁
作为计算流体力学专家,日本独立行政法人理化学研究所的知识产权战略中心研究员雷康斌说起自己在东京大学读博士课程作博士论文答辩时的情景,至今还很兴奋,他说,那是一生中一个难忘的幸福时刻。论文答辩中答辩一词,在英文中也叫“防御”,可以充分刻画答辩时紧张的攻防氛围。由于雷康斌在此前的研究中已成功地在气固混相湍流大涡模拟中,首次提出固气双向耦合动态模型和全耦合大涡模拟新方法,并由此模拟出固气混相湍流中固体粒子的反扩散和拟序分布结构等新现象,不仅填补了在这一研究领域的世界空白, 而且改写了固气混相湍流计算中有名的结论,因而在答辩中信心十足。面对当时由日本机械学会会长小林敏雄教授、 日本流体力学会会长笠木伸英教授、日本混相流学会会长松本洋一郎教授和在日本以”厉害”而著名的计算流体力学专家加藤千幸教授、大岛伸行教授等东京大学超强导师阵容也没有丝毫的胆怯,有的只是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数据、理论清晰地表达出来并取得认同的迫切希望和勇气。结果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论文答辩中不仅击退了一个个“严厉的攻击”, 而且获得了超强导师们的一致好评。雷康斌的预答辩过后,仅仅1个月后就进行了主答辩,并顺利通过。
2001年东京大学博士毕业后,雷康斌一边在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作博士后研究,同时受聘到日本独立行政法人理化学研究所做研究员。凭著认真细致的研究,聪慧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独特的思维视角,在计算流体力学领域不断攻克难题,硕果累累,先后发表了50多篇学术论文, 开发出能够直接应用CAD数据进行复杂边界流体计算的通用软件V-FLOW,并于2004年获日本独立行政法人理化学研究所前沿研究系统奖。
不仅在专业领域成绩突出,雷康斌还是一个颇为热心参加社会活动的学者。理化学研究所,这家日本惟一的自然科学综合研究机构,无论它的学术地位还是科研实力在世界科技领域均处于前列。这里的5000多名研究人员中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世界各国的科研人员、专家、学者,其中有中国学者上百人。仅在雷康斌所在的理化学研究所和光市总部,就有中国研究人员70人左右,为了加强中国学者间的交流,树立中国学者的良好形象,他们成立了“理化学研究所中国学者联谊会”,雷康斌两次被推举为会长,该会不定期地举办联谊活动,并与中国国内的相关科研单位进行学术交流和人员往来等,不仅受到中国学者的欢迎,在理化学研究所内也受到很好的评价。
同时雷康斌还是理化学研究所工会历史上第一个外国人执行委员。作为日本工会的执行委员, 雷康斌也没有让它流于形式,而是扎扎实实地为同事们做了几件实事。给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位中国研究员与他的美籍意大利人上司间的纠纷。这位中国学者指意大利人上司窃取了他的科研成果,背著他,拿它作重要研究工作的科研成果论文,以上司自己和他人的名义在世界权威杂志《科学》上发表。由于工作中的矛盾,这位上司在合同到期后,不再与这位中国学者签约。而按照日本的劳动法律,不再签约必须提前一年通知,同时给予书面理由。于是雷康斌以理化学研究所工会执行委员和理化学研究所中国学者联谊会会长的双重身份出面与理化学研究所当局谈判,在工会组织的大力支持和中国大使馆领事部的关注中,终于迫使理化学研究所人事部收回终止签约的决定,与这位中国学者又续签了工作合同。以后还为两名中国学者办理了两起同类事件,保护了中国学者的正当权益。
此外,雷康斌还积极推进同领域学者间的学术交流合作,发起和组织了“在日中国人计算流体力学研究会”(CCFD.JP),成员多为日本各大学、研究所、企业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4年来每2个月组织一次学术研讨,邀请一线专家作演讲,CCFD研究会现已有会员120多人,中国国内会员10多人,不仅受到同行的拥护和称赞,还受到日本文部省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