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日本炒作“中国间谍”是为立法?
日期: 07年05月2期

本报讯(记者 张石)从去年开始,以产经报系为首的一些日本媒体,大肆炒作“中国间谍”案,但是后来经过多方证实多为子虚乌有,而一些消息灵通人士透露,日本一些右倾媒体炒作“中国间谍”,与日本鹰派势力希望日本尽快设立“反间谍法”有关。

去年123日,日本雅马哈发动机公司因被经济产业省告发向美国、中国和韩国等出售了“可转用于军事目的”的产品——“RMAXL181”型无人驾驶直升机,而遭到日本静冈县、福冈县警方和名古屋海关联合搜查。

以此搜查行动 为契机,日本媒体矛头直指中国,大肆炒作这一事件——“背景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操作”、“可能有中国间谍在活动”、“是为了攻打台湾”等说法如乱云飞渡。 《产经新闻》报道说:现已查明,雅马哈发动机公司的直升机出口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直属厂家。中国方面使用工作资金,想要得到直升机的背景是:中国军队把“台 湾有事”纳入视野,为开发“敌对地区情报收集”用无人驾驶飞机(UAV)而积极进行工作。本报记者采访日本经济产业省人士获悉:此事件是针对雅马哈发动机在20051月以后向以韩国为首的多个国家出售此类直升机而进行的告发,并非专门针对中国,日本媒体对此有误解。更有日本军事专家指出:这种直升机从性能上讲是“玩具水平”,转用于军事的可能性极小。

而爱知县警方316日逮捕了41岁的华人工程师杨鲁川。警方指出,这名中国籍技师涉嫌于去年10月至12月将公司大量的资料下载在禁止带出的电脑,然后于今年25日将电脑带回家。《读卖新闻》等在报道这一事件时,特别提到这名技师今年刚刚回中国过春节,进而便认为他将商业机密泄露给了“中国有关部门”。更可笑的是,这家公司已声明被带出的资料“没有可以被转为军用的内容”,而日本警方却不放心,认为这名技师20多年前曾在“中国军方企业工作”,所以“不能排除这些资料被转用到军事方面的可能”。但46日名古屋地方检察院决定暂缓处分后释放了杨鲁川,认为不能确认杨是否曾在家中再复制或向他人输送过公司的资料,因而证据不足,不能起诉,决定暂缓处分后释放了杨鲁川。

日本搜查当局在329日,对海上自卫队第1护卫队群(神奈川县横须贺市)护卫舰“白根”号一名二等海曹进行询问,因为他把记录护卫舰雷达数据等的软盘拿回家中。由于二等海曹的妻子陈海玉是一名中国人,日本产经新闻集团旗下报纸《产经新闻》和《富士夕刊》猛烈炒作,把事件描摹成“中国女间谍的圈套”。

本报记者在410日旁听了横滨地方法院横须贺支部对陈海玉的庭讯,411日 又在横须贺刑务支所见到了陈海玉本人。从法庭审理来看,无论检察方面、法庭方面,还是陈海玉的国选律师,都没有提起有关“女间谍”的任何问题。陈海玉案 件,完全属于违反入管难民法的单纯刑事事件。从陈海玉本人陈述看,她是一个只有小学一年级文化水平的福建养猪农民的女儿,根本不懂电脑,也从来没有摸过电 脑,何以成为“中国女间谍”?连日本右倾杂志《周刊文春》也认为:将这个只有小学二年级的文化水平,根本就没摸过电脑,连对中国的普通话“特务”这个词都无法很好理解的农民女偷渡者炒作成“中国女间谍”,是不是日本媒体没事干了?

《周刊文春》指出:从这件事也凸现了日本防卫省管理上的不善,为了显示自己的存在夸张地进行搜查的警察厅和大吵大闹,对事实的本质熟视无睹的媒体的体质。

而为什么日本一些右倾媒体大肆炒作“中国间谍案”呢?一些消息灵通人士透露,这与日本鹰派势力希望日本尽快设立“反间谍法”有关。

目前在世界上只有中立国家瑞士和日本两个国家没有“反间谍法”,日本就是抓住外国的间谍,也不可能作为间谍治罪,因此日本也没有间谍。世界其它各国一般都有“反间谍法”,如果自己方面的间谍被人家抓住,自己这方面也会抓到对方的间谍,然后双方交换,而日本做不到这一点。

而日本正在进行“脱战后”的工作,努力从“战败国家”走向“正常国家”,因此也希望能对来日的外国间谍进行法律处罚并有可能从外国获得大量情报,如果设立了“反间谍法”,也可以建立自己的间谍部队。目前,安倍政权正在紧锣密鼓地计划建立日本的“国家安全保障会议(NSC)”,有人传说还将像美国的NSC那样,下设CIA这样的组织,如果是这样,那么必须以建立“反间谍法”作为法律与政治的基础,因此有人说:媒体狂炒“中国间谍案”,也反映了一些政治势力急于建立“反间谍法”的焦灼。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6/39919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