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後现代消解不掉集体无意识 / ◆ 申 文
日期: 03年11月2期
  十月初的《新周刊》曾津津乐道地讲述今天的我们已生活在“後一切”时代。无情的时代,反核心的时代,没有传统价值中心的时代,概括出周遭的一切。在历数了後现代、後工业、後女性、後婚姻、後服务、後媒介、後青春,乃至最终归纳成“後一切”之後,我们却没有发现“後民族”或“後国家”的出现。在後现代社会流行颠覆中心与边缘的关系,热衷於瓦解意义、放弃深度的集体狂欢中,出人意料的是,民族的对立和国家的界限却没有轻易消失。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的新生代们仍然置身於现代甚至前现代社会。
  最新的例证是,有4名日本人教师和留学生在西北大学校园文艺节中做“猥亵表演”,被视为侮辱中国人,由此引起了上千名中国学生举行反日示威游行,并发展到冲击日本留学生宿舍,导致外国留学生集体避难。日本人师生做一些含有性意味的戏谑表演,与他们从小生长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有关,在主观上未必具有嘲弄侮辱中国人的明确政治目的。据悉,四名当事人已共同署名向校方递交了一封道歉信,说明他们的表演没有恶意,只是出於“对中国人民的感情和习俗不 解”。但中国的年轻学子们却相当敏感而认真地解读了这场戏谑表演,并再次点燃了民间反日的火焰──後现代众生在这里变成了激进的现代卫士。
  文化差异当然是一种说得过去的理由和解释。中国外交部提出的交涉要求,就是敦请日本教育在华留学生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学校的校纪校规,尊重中国人民的风俗习惯。可见,即使在文化上,中国也没有消除一切禁忌,真正进入让高雅和庸俗互相指称、彼此替换的後文化时代。日本学生 要反思,他们必须认清中国还是一个前现代、现代与後现代多种因素交相混杂的社会,在价值多元化的表象下,依然有顽强的民族精神在滋长。藉用荣格的分析术语,这叫民族的集体无意识。
  中国人对日本人的仇恨和反感,已积淀为一种强烈的集体无意识。四名日本师生的性戏谑表演引起了巨大反感,比色情装饰和庸俗舞蹈本身更重要的原因也许就因为他们是日本人。近期来,从  哈尔“8.4”毒气弹伤害事件、珠海日本人集体买春事件、兰州围剿日本军旗事件,一直到本次西安抗议日本人猥亵表演事件,都显露中国人的民族集体无意识时刻都会浮出水面,中国民间的反日情绪犹如一座活火山,已进入了喷发前的频繁活跃时期。面对这样的现实,如果我们奢谈中国已进入了“後一切”时代,显然是虚伪的,自欺欺人的。因为中国人对於某些东西,不可能不在乎,而是太在乎,比如民族感情、国家尊严,且不惮於把一己好恶夸张为社会的整体性感情。
  在现代式的热情、偏执,与後现代式的冷静、宽容之间,今天的中国人更习惯哪种立场?社会走向国际化,不惟经济的全球化,也是文化观念和社会意识的去壁垒化。“如果说文化的现代化是一个分化的过程,那堋後现代化就是一个消除分化的过程。”中国人针对日本人的国民情感,如果永远受政治情绪左右,永远沉溺於集体无意识而乐於把日本人称为“ 鬼子”,并摆脱不了在“ 支那”阴影下生成的受侮辱和受侵害的受虐心理,那堋我们就难以潇洒起来,就不可能轻履远行,更遑论“中日友好基础在民间”的信念桂冠了。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4/2911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