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 文
国民党中生代政治精英马英九以领先23万票的大幅优势,一举击败新本土路线代表人物王金平,荣登中国国民党第六任党主席。这种情势与小泉纯一郎在2001年脱离自民党派阀,单枪匹马杀出政治重围,凭个人的改革理念和清新形象,靠基层党员的拥护和支持而当选自民党总裁,颇相类似。
本次国民党主席选举的“王马对决”,是人脉与魅力、组织与个人的对决。包括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内的党内上层大佬,还有多数党籍立委,大都投票支持王金平,外界称之为“人脉果实总收割”,但来自基层的无名党员则拥护马英九,给小马哥一个机会,为国民党开一条生路。在开放民主的党内直选的选举框架内,无名党员的一票与党主席的一票,具有对等效应,这使马英九能从北到南,横扫岛内所有县市,首次冲破南北省籍限制,再一次以七成以上的高得票率检验了自己的超强人气。
选举之前,无论是候选人还是社会舆论,都把当选作为至高无上的目标。其实,当选不过是一个起点,处理选举后事要比规划竞选前事更具挑战性。相比于民进党陈水扁当选总统后即走下坡路,马英九依然是一只上升股。当选国民党主席与他当年入主台北市长一样,只是又经受了一次历练,又跨过了一道门坎──面对2008年总统大选,马英九还会继续登堂入室。
百年老铺国民党,各种势力盘根错节,各种关系千丝万缕。马英九能够不靠左右逢源的政治技巧和选举手段,凭个人的清新形象和社会声誉,脱颖而出,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在趟惯政治混水、练熟政治手段的政坛人物眼里,马英九被描绘成一座顾影自怜的“政治孤峰”,被讥为万事不搭界的“不沾锅”,但马英九以“不沾锅”为自豪,说明他的政治理想没有坠落,处世原则没有合污。马英九凭什么改造国民党?凭什么为泛蓝团队创造2008年重新执政的条件?除了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外,他出污泥而不染的形象和人气,也是不可或缺的独特资本。
马英九当选国民党主席后,面临着安抚王金平阵营、处理党产、改选中常委、展开年末县市长选举等现实问题,还将面对整合泛蓝阵营、与执政民进党互动、发展两岸关系等中长期课题。其中,在国民党内实现王马共治,在2008年总统大选中引导泛蓝翻盘,与大陆发展和平共处的两岸关系,是马英九无法回避的近期、中期、远期三大课题。
很多人担心王金平落选会导致国民党第三次分裂,马英九当选后在第一时间邀请王金平出任国民党第一副主席显示了他的政治胸襟。王金平主掌议会优势是泛蓝阵营的重要利器,也是制衡民进党的主要力量。王金平尚不至于出走国民党,但未来的国民党究竟是“王马分治”还是“王马共治”,考验马英九的主政能力和怀柔手段。
对于陈水扁这位台北市长选中的手下败将,马英九太有藐视的理由。作为年龄相仿的同一世代的政治人物,陈水扁得以在民进党内迅速出位,并火箭般地窜升为总统;而马英九则碍于国民党内的组织程序和人才选用机制,无法获得相应的机会。本次马英九当选国民党主席,离2008年总统选举更进一步。尽管陈水扁将不再成为直接对手,但马英九有实力更有信心压倒绿营的所有当红人物,目前的民调显示了这种的人气优势。
从长期来看,马英九执掌国民党可能不会偏离“ 胡连会”定下的两岸路线基调,他本人已表达了愿意出访大陆的意愿。保持并推进两岸和平共处关系,是国民党的一贯路线,也是符合台湾利益的大原则。马英九和王金平在选举中都表达了反台独立场,大陆方面乐见这种立场宣示,即使马应九个人的意识形态立场比较僵硬,也是可以原谅的。大陆正等着与马英九沟通。
马英九成功当选党主席,将带动国民党中生代进入掌权时期。吴敦义、胡志强、蒋孝严等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现代意识的人物如能进入政党政治的前沿,不仅将合力改造国民党,扭转岛内政治走向,也将影响两岸关系的进程。
国民党中生代政治精英马英九以领先23万票的大幅优势,一举击败新本土路线代表人物王金平,荣登中国国民党第六任党主席。这种情势与小泉纯一郎在2001年脱离自民党派阀,单枪匹马杀出政治重围,凭个人的改革理念和清新形象,靠基层党员的拥护和支持而当选自民党总裁,颇相类似。
本次国民党主席选举的“王马对决”,是人脉与魅力、组织与个人的对决。包括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内的党内上层大佬,还有多数党籍立委,大都投票支持王金平,外界称之为“人脉果实总收割”,但来自基层的无名党员则拥护马英九,给小马哥一个机会,为国民党开一条生路。在开放民主的党内直选的选举框架内,无名党员的一票与党主席的一票,具有对等效应,这使马英九能从北到南,横扫岛内所有县市,首次冲破南北省籍限制,再一次以七成以上的高得票率检验了自己的超强人气。
选举之前,无论是候选人还是社会舆论,都把当选作为至高无上的目标。其实,当选不过是一个起点,处理选举后事要比规划竞选前事更具挑战性。相比于民进党陈水扁当选总统后即走下坡路,马英九依然是一只上升股。当选国民党主席与他当年入主台北市长一样,只是又经受了一次历练,又跨过了一道门坎──面对2008年总统大选,马英九还会继续登堂入室。
百年老铺国民党,各种势力盘根错节,各种关系千丝万缕。马英九能够不靠左右逢源的政治技巧和选举手段,凭个人的清新形象和社会声誉,脱颖而出,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在趟惯政治混水、练熟政治手段的政坛人物眼里,马英九被描绘成一座顾影自怜的“政治孤峰”,被讥为万事不搭界的“不沾锅”,但马英九以“不沾锅”为自豪,说明他的政治理想没有坠落,处世原则没有合污。马英九凭什么改造国民党?凭什么为泛蓝团队创造2008年重新执政的条件?除了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外,他出污泥而不染的形象和人气,也是不可或缺的独特资本。
马英九当选国民党主席后,面临着安抚王金平阵营、处理党产、改选中常委、展开年末县市长选举等现实问题,还将面对整合泛蓝阵营、与执政民进党互动、发展两岸关系等中长期课题。其中,在国民党内实现王马共治,在2008年总统大选中引导泛蓝翻盘,与大陆发展和平共处的两岸关系,是马英九无法回避的近期、中期、远期三大课题。
很多人担心王金平落选会导致国民党第三次分裂,马英九当选后在第一时间邀请王金平出任国民党第一副主席显示了他的政治胸襟。王金平主掌议会优势是泛蓝阵营的重要利器,也是制衡民进党的主要力量。王金平尚不至于出走国民党,但未来的国民党究竟是“王马分治”还是“王马共治”,考验马英九的主政能力和怀柔手段。
对于陈水扁这位台北市长选中的手下败将,马英九太有藐视的理由。作为年龄相仿的同一世代的政治人物,陈水扁得以在民进党内迅速出位,并火箭般地窜升为总统;而马英九则碍于国民党内的组织程序和人才选用机制,无法获得相应的机会。本次马英九当选国民党主席,离2008年总统选举更进一步。尽管陈水扁将不再成为直接对手,但马英九有实力更有信心压倒绿营的所有当红人物,目前的民调显示了这种的人气优势。
从长期来看,马英九执掌国民党可能不会偏离“ 胡连会”定下的两岸路线基调,他本人已表达了愿意出访大陆的意愿。保持并推进两岸和平共处关系,是国民党的一贯路线,也是符合台湾利益的大原则。马英九和王金平在选举中都表达了反台独立场,大陆方面乐见这种立场宣示,即使马应九个人的意识形态立场比较僵硬,也是可以原谅的。大陆正等着与马英九沟通。
马英九成功当选党主席,将带动国民党中生代进入掌权时期。吴敦义、胡志强、蒋孝严等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现代意识的人物如能进入政党政治的前沿,不仅将合力改造国民党,扭转岛内政治走向,也将影响两岸关系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