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国对台政策的新思维和新发展 / ---兼谈中国《反分裂国家法》
日期: 05年03月3期
  □ 雪舟

  今年是二次大战结束60周年,是中国人民经历了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战胜了日本军国主义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60周年,也是台湾从日本殖民主义统治下复归中国的60周年。台湾之所以目前尚未与大陆统一,是因为中国内战所造成的遗留问题。从台湾目前所沿用的前国民政府宪法和中国大陆的宪法来看,两岸都不承认中国的领土和主权是割裂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与日本在内都不否定这一点,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两岸历来都承认“ 大陆与台湾同属于中国”

   在李登辉主政台湾时成立的国家统一委员会(其主席是李登辉)通过了一部《国家统一纲领》(1991年2月23日,李登辉主持国家统一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91年3月14日台湾行政院第2223次会议通过)。在这部台湾的《国家统一纲领》前言中是这样叙述的:“中国的统一,在谋求国家的富强与民族长远的发展,也是海内外中国人共同的愿望。海峡两岸应在理性、和平、对等、互惠的前提下,经过适当时期的坦诚交流、合作、协商,建立民主、自由、均富的共识,共同重建一个统一的中国。基此认识,特制订本纲领,务期海内外全体国人同心协力,共图贯彻。”在纲领的“ 目标”中写道:“ 建立民主、自由、均富的中国。”在纲领“ 原则”的第一条中就明确了“ 大陆与台湾均是中国的领土,促成国家的统一,应是中国人共同的责任。”同样,在90年代后期,大陆通过台湾海峡交流协会会长汪道涵向台湾方面转达了大陆关于“ 一个中国”含意的说明,一共86个字,即:“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目前尚未统一,双方应共同努力,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平等协商,共议统一;一个国家的主权和领土是不可分割的,台湾的政治地位应该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进行讨论。”

  上述两岸关于一个中国的含义,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理解应该说是一致的,是对两岸目前现状的极其重要的共识。两岸双方都巧妙地回避了“ 国号”问题。这是中国人高度政治智慧的体现,是真正地求了大同,顾了大局。

   陈水扁主政台湾后,至今在法理上并未废除“ 国统纲领”,也未解散国家统一委员会。现在的问题在于李登辉和陈水扁都想单方面地改变台湾海峡的现状。特别是以李登辉为代表的极少数台湾“ 急独”、“ 极独”势力急于要从法理上将台湾从中国的版图上分割出去。这就造成了目前台海地区的严峻形势。如果中国大陆再不从法理上向全世界(包括台湾人民在内)重申捍卫中国领土与主权的决心,不划出一条大陆可以退让和承受的底线,大陆执政者将如何面对13亿大陆同胞和全世界的炎黄子孙,世界各国,特别是台海周边各国将如何判断台海形势的是与非。因此,可以说,大陆全国人大通过的这部《反分裂国家法》是对10多年来,以李登辉为代表的少数“急独”、“极独”势力挑?的一个坚定回应,也是稳定台海形势的一部根本大法。

   大陆对台政策的新思维

   从50年代至90年代,大陆三代领导人都对解决台湾问题发表过许多谈话,经历了一个要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坚持以“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漫长演变过程。这个演变过程是与大陆执政党从“ 以阶级斗争为纲”路线转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基本路线密切相连的,也是与大陆27年来的改革开放国策密切相连的。

   从1963年周恩来提出的一纲四目,1981年叶剑英提出的九条,到1983年邓小平提出的邓六条和“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以及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在北京新春茶话会上提出的江八条,一直到胡锦涛主席于2005年3月4日在看望参加中国政协会议的民革、台盟、台联委员时提出的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到制定《反分裂国家法》,中国大陆对解决台湾问题的思维越来越客观、切合实际;越来越有弹性,充分考虑了台湾内部的政治生态;越来越人性化,充分考虑了台湾人民的实际利益;越来越有国际观,充分考虑了世界各国,特别是台海周边近邻国家对台海形势的关心和相关利益。一句话,以胡锦涛主席为首的中国大陆第四代领导人对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海两岸的歧见表现出了最大的诚意和善意;对台湾“ 急独”、“ 极独”势力的穷凶极恶的挑?表现出了最大的克制与理智;对台湾人民表现出了最大的关爱,是“ 以人为本”的体现,也是对世界所有关心台海形势的国家和人民以诚意和善意的响应。

   以胡锦涛为首的中国大陆第四代领导集体能够在接掌政权后这么短的时间内,从法理上规范了两岸关系,从政策上这么快地充实、丰富和发展了前三代领导人的对台政策,确实证明了他们有杰出的执政能力。

   从这一代领导人反复向台湾执政当局和台湾人民以及全世界所表明的“ 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来争取以和平方式实现两岸统一”的意志中,可以肯定,《反分裂国家法》将是一部保证现阶段台海稳定的“ 维持台海现状法”,也是一部保证现阶段台海和平的“ 台海和平法”。

   大陆对台政策的重大发展

  1、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对稳定台海局势,推进两岸和平表现出空前的主动性。

   他们不断地向台湾释放出善意。从优厚善待台湾企业进驻大陆到最近关心台湾农民的切身利益,开放台湾农产品以零关税进入大陆市场销售,从台商春节回台过节包机到现在考虑两岸货运包机,无不在认真考虑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

   2、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对改善两岸关系,促进互信表现出极大的宽容性和实效性。

   从邓小平、江泽民主政时开始,大陆就向台湾不断明示台湾可以接受的“一个中国”的含意,并表示统一后的国家的“国号”、“国旗”等都可以商谈。大陆还通过各种渠道,以各种方式向台湾人民解释大陆的善意。大陆反复表明: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个中国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中国,是领土主权不可分割的中国,是未来走向统一的中国。两岸都互相享有对岸的主权,只是治权尚未统一。没有人要求台湾人民必须认同大陆的政治制度,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大陆没有任何人这样讲过。这就是“一国两制”中的“ 两制”。同时,大陆也业以表明两岸是平等协商,共议统一,不存在以中央对地方的问题。胡锦涛主席最近提出的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更是明确地表示:“ 和平统一,不是一方吃掉另一方,而是平等协商、共议统一。”而且表示:“ 只要和平统一还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会进行百倍努力。”上述新的思维,必将会大大解除台湾人民对大陆的误解并促进两岸的和解。这是中国第四代领导人的“ 和平与发展”战略思想在促进两岸关系上的重要体现。

   3,新一代领导人将追求国家统一与遏阻、反对“台独”区别处理。

   中国大陆自1949年国民党政府退据台湾以来,一直以各种形式在追求国家的统一。这个目标从来没有动摇过。但是,这十多年来,在李登辉等“急独”、“极独”势力的推动下,台湾出现了近50年来从未有过的严峻形势。“ 台独”势力在岛内“ 去中国”化、“ 正名”、“ 法理台独”等等闹得甚嚣尘上。甚至在汉字的拼音,历史、地理教科书的修改,台湾所使用的“ 国语”等等文化教育领域全面推动“改变现状”和去“中国化”。这股“台独”势力已经不仅仅要求在主权、领土、国号、国旗等方面改变台湾的现状,而且要在台湾人民生活的各个层面改变现状,将台湾从中国彻底分割出去。尽管追求国家统一和遏阻反对“ 台独”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但目前台湾问题的最重要最迫切的任务已经从追求国家统一转化为要坚决遏阻、反对“台独”。

   4,两岸关系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从李登辉主政台湾的后期至现在的近10年来,“ 台独”势力一直在挑战目前的两岸现状。他们施出各种伎俩向大陆挑?。由于李登辉经历过“ 台共”、“ 国民党”,现在又搞“ 台独”,因此他有敏锐的政治嗅觉和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大陆有一段时间应对这种挑?缺乏足够的经验,甚至出现过失误。而李登辉为代表的“ 台独”势力就乘机将大陆所有的对台诚意和善意,包括“ 一国两制”都妖魔化了。他们煸动台湾的民众反对大陆,仇视大陆。同时,由于多种原因,大陆正确的声音并没有能及时快速地传达到台湾广大民众中去。以至“ 台独”势力至今仍在继续欺骗台湾民众,将《反分裂国家法》妖魔化,诬蔑大陆要吞并台湾,要为武力攻台制造法理根据等等。今后,如何能将大陆对台湾民众的诚意、善意准确无误,且快速地传达给台湾民众,这是大陆应该尽快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如今,两岸关系已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的阶段。大陆《反分裂国家法》已经在全国人大会议表决通过、公布。台湾民众和世界人民可以从这项立法中看到既无大陆要单方面吞并台湾的内容,也无任何以武力恫吓台湾民众的言词,更无要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的意图。有的只是坚决反对和遏阻“ 台独”势力企图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将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的坚定立场和意志。

   这项立法大大提高了大陆对台政策的透明度,将对台政策法制化了。这项法案的基本内容也是与台湾至今仍然有效的《国家统一纲领》内容完全相吻合的。这项法案向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民众和全世界的炎黄子孙,以及世界各国人民(包括美国和日本)庄严承诺,不管任何人,只要不触犯这项法律的底线,台海地区将是稳定与和平的,中国大陆也绝不会采取任何非和平的行动。

   5、积极运用各种国际因素,努力争取国际同情与支持

   以胡锦涛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大陆第四代领导集体在积极推动和平与发展的外交战略中,努力争取国际上对我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事业的同情和支持,以孤立和阻止国际反华势力对台湾的染指。现在俄国和欧盟25国都已明确表示反对“台独”,东盟10国也明确表示反对“台独”,澳大利亚表示不支持“台独”,美国也不愿意为“ 台独”背书,明确表示不承认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反对“ 台独”势力的所谓“ 正名”运动,不支持“台独”。日本在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时双方签署的中日联合声明中所表明的“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立场,并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立场”至今也没有改变,并表示不支持“台独”。

   大陆现在的领导人对“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任何外国势力不得干涉”的原则,也从狭义理解迈向广义运用,即能积极运用各种积极的国际因素来遏阻“ 台独”,为我和平统一大业增添积极因素。这种积极的国际观在制定《反国家分裂法》的酝酿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最初酝酿立法的《国家统一法》到最后定型为《反分裂国家法》,的确是充分考虑到了周边各国(包括美国、日本)的忧虑等国际因素。如果周边各国,特别是美国和日本两国都能充分理解中国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一片诚意和善意并对《反分裂国家法》不抱偏见的话,那将会对稳定台海局势,维持台海现状,保证台海和平起到有益的作用,自然也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2005年3月13日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2/1045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