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联想集团“蛇吞象” / 中国企业探寻成跨国企业快捷方式
日期: 04年12月3期
  本报讯(特约记者 张祖国)12月8日,中国计算机厂商联想集团正式对外宣布,以17.5亿美元的价款购并闻名全球、号称“蓝色巨人”的美国IBM公司旗下的个人计算机业务部门。这一被国际财经界称为“蛇吞象”的购并案一宣布,立即引起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中国的新华社、美国的《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日本的《日本经济新闻》等代表性媒体都在当天发表新闻稿和相关评论。媒体普遍认为,联想的购并壮举对于中国来说,其象征意义远远超出经济意义,它意味着中国企业在经历了20多年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希望进一步攀登高峰,以高端核心技术和世界著名品牌在全球高价值商品市场展开强有力的竞争。
  美国IBM公司是创立于1914年的老牌企业,该公司发明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个人计算机,在计算器领域具有绝对的权威性。目前,IBM一年的销售额约为920亿美元,其中个人计算机业务部门的销售额约占12%,约为110亿美元,公司员工人数约为32万人,在170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和销售网络。联想集团在20年前刚刚起步的时候,只是一家由中国科学院的学术研究人员建立的依靠销售海外著名品牌计算机赚钱的不起眼的小公司,现在通过购并,它将成为全球仅次于戴尔和惠普的第三大个人计算机制造商,年产量1190万台,是目前联想产量的4倍,每年销售收入预料将达到120亿美元,并拥有19000多名员工。
  联想购并IBM案,是目前为止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的最大规模的收购项目,在全球财经界引起强烈震撼理所当然。不过,各方对联想购并案的解读却有着很大的差异。从当事人联想集团与IBM公司来说,双方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双赢的交易。联想目前在中国个人计算机市场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但在全球市场份额只有3%。联想成功收购IBM个人计算机业务部门以后,不仅刺激联想集团在中国个人计算机市场的发展,更可使联想集团在全球个人计算机市场的份额增加两倍。由现在的3%扩大到9%。更重要的是,联想集团通过与IBM公司的战略联盟,可以成为一个拥有全球营销网络和知名品牌的跨国个人计算机公司,并获得核心开发技术的技术优势。联想现任董事长柳传志一再强调,“此次合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购并,而是中美两家IT巨头历史性的、强有力的战略性联盟,也是联想集团国际化的重大战略步骤。”
  从购并方案中可以看到,联想购并总成本虽然高达17.5亿美元,但是其中现金仅为6.5亿美元,为IBM公司偿还5亿美元负债,另有6亿美元作为股份投资于联想,IBM公司将因此而持有联想18.9%的股份,成为联想的第二大股东,这是双方战略联盟的基础。联想在收购IBM个人计算机业务及组成战略联盟后,新联想集团将把总部移往美国纽约,并在中国北京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设立两个营运中心,并计划在华尔街上市。同时,联想集团现任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EO)杨元庆将改任新联想集团的董事长,而IBM公司现任高级副总裁兼个人计算机系统总经理沃德将出任新联想集团的首席执行官(CEO)。在上述战略联盟的框架之下,联想集团不仅可以获得IBM公司个人计算机的强大技术平台和分布全球的分销、直销及经销渠道,还可以拥有IBM商标的5年使用权以及IBM的子品牌Think商标的永久使用权。同样,对于美国IBM公司来说,出售个人计算机业务部门符合IBM公司专注于为政府及大型企业客户提供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的发展战略。上世纪80年代,IBM曾经是全球个人计算机市场的霸主,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IBM的个人计算机业务利润日渐微薄,年利润额不到1亿美元,所以IBM早就无心恋战个人计算机市场,产生了出售个人计算机业务部门的想法。同时,IBM也希望通过与联想的战略联盟,为自己进入中国市场并不断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建立桥头堡。
  尽管当事人都认为联想购并案将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但是旁观者却对此有较大的分歧。据日本媒体透露,IBM在两年以前就开始与联想接触,在没有进展的情况下,又曾经与日本东芝公司进行过购并谈判,但是没有结果。有关评论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日本企业已经感觉到个人计算机承担信息革命主角的时代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将是以携带电话和高性能电视机为代表的能够联网的数码家电产品,所以联想的购并对于IBM来说没有多大的风险,而对于联想来说将是一个不赚钱的交易。另外,不少学者认为,新联想集团今后将面临诸多风险。首先,IBM在出售了个人计算机业务后,将向联想收取授权费和技术支持服务费,这会成为联想的一大经济负担。其次,让国际用户认同联想产品需要一个过程,原IBM客户在知道IBM品牌的个人计算机不再由自己熟悉的生产者开发、设计和制造时,有可能会改用戴尔、惠普等品牌的个人计算机,而戴尔、惠普等厂商可能会乘机挖墙脚,夺走IBM品牌的客户。再次,联想与IBM在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方面存在较大差异,IBM个人计算机业务部门有1万多名员工,分别来自数十个国家,如何有效管理这些海外员工,对联想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无论今后的前景是成功还是失败,毕竟这是一个“蛇吞象”的故事,让中国很多人感觉到兴奋。虽然人们有种种理由担心,这种“蛇吞象”式的购并能够成功吗?但是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也许就是一条快捷方式。中国企业的长处在于低成本和在国内市场的强大操作能力,而短处则是缺乏核心技术、品牌和国际市场影响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中国企业的长处很容易被别人学会,而短处则不容易通过自己单纯的学习和积累得到增强。事实上,只要购并双方有强烈的合作和双赢的理念,它们完全有可能成为成功者。如果成功了,将为中国企业开创一条通过国际购并而迅速提高国际竞争力并成长为世界级跨国企业的途径。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1/9167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