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台湾立法院选举泛蓝获胜 / 台独进程受阻陈水扁难度关山
日期: 04年12月3期
  本报新闻综述(记者 张石)台湾第六届立法委员选举12月11日在全台各地13930个投开票所举行。选举结果,由国民党、亲民党、新党组成的“泛蓝联盟”的立委席次达到114席,超过半数的113席;而民进党和“台联”的“泛绿联盟”总席次则为101席。台湾政坛“朝小野大”的局势仍将继续,而中国大陆及美国、日本政府等也都松了一口气。日本媒体称台湾选民有“良好的政治平衡感”。


一、“泛蓝”脚踏实地,“泛绿”自相残杀
  计票结果显示,在这次选举中国民党跃进幅度最大,由66席增加到79席;民进党由80席增加至89席;亲民党从45席下降至34席;台湾团结联盟保持原有的12席;新党夺得1席。国民党秘书长林丰正表示,国、亲、新三党在新一届立法院中的席次已经过半,达到114席,再加上无党籍候选人中的“泛蓝”人士,“泛蓝”阵营的总席次为116席。而民进党主席陈水扁已表示有意引咎辞去民进党主席职务,该党正副秘书长也已提出辞呈。
  在这次选举前,大家普遍不看好“泛蓝”,因为蓝营在“3.20”大选后兵败如山倒,人气崩盘,内部不团结,支持率下滑。相比较来说,民进党在选举前志得意满,气势咄咄逼人,在认为南部选区“固若金汤”之后,还要“决战中台湾”——因为在今年的总统大选中,民进党在中台湾得票率比上次大选上升13个百分点。可是从两军的态势来看,虽然“泛蓝联盟”处于劣势,内部也有小矛盾,但比起“泛绿联盟”还是团结得多。“泛绿联盟”简直就是“自相残杀”。选前,李登辉不断批评陈水扁“没有执政能力”、言必称“中华民国”。“台联”为了与民进党争夺“深绿选票”,凭借自己没有执政顾虑的优势,表示“决不做民进党的花瓶”,大胆举行陈水扁想干又不敢干的“咱们的国家叫台湾”的大游行。李登辉的女儿李安妮登台演讲时更是“批蓝打绿”,左右开弓,炮火连发,与民进党划清界限,为“台联”候选人猛抢“深绿选票”,大有对陈水扁“取而代之”的野心。
  民进党陈水扁面对来自“泛蓝”与“深绿”的夹击,力图得“浅绿”,保“深绿”,硬着头皮跟进李登辉,和“台联”比看谁更“独”,相继抛出各种虚拟的议题,如柔性政变、公投制宪、外馆正名等。但当他宣示2006修宪将通过公投复决时,立刻遭到美国质问:问他究竟是什么意思?美方怀疑他是否能坚持“四不一没有”的誓言,逼着陈水扁把原已排入行政院会议程的“公投法修正草案”在前一天下午临时撤下。陈水扁的一系列举动和美国干预,使选民对这些与民生无关的虚拟议题和他的国际平衡感觉及执政主见都产生了怀疑,导致一些绿色选民也拒绝投票。另一个造成“泛绿”失败的原因是,民进党和台联的提名与配票策略失误,民进党过度提名与台联最后抢夺“深绿选票”,造成票局过于分散的“二桃杀三士”的局面最后两败俱伤,“大战中台湾”毫无斩获。
  与“泛绿”相反,“泛蓝联盟”打出了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七大诉求:反对窜改历史,反对台独制宪,反对掏空国库,反对凯子军购,反对物价高涨,反对治安败坏,反对牺牲农民,更无李安妮般“煮豆燃豆萁”般的过分举动,这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民心,得以在选举中保住过半优势。

二、大陆利用国际关系制衡台独新策略奏效

  在江泽民时代,中国大陆对台湾问题的解决是有时间表的,如“长期拒绝谈判”也是大陆动武的一个理由,当时的中国领导人也反对美国干涉台湾问题。胡、温上台后,大陆逐渐向美国的“维持现状”观点靠拢,淡化甚至取消了解决台湾问题的时间表,进而采取了“维持现状,不独不武”的方针。去年12月8日,中国总理温家宝访美时接受美国有线电视网CNN采访,也随着美方的语调指责台湾领导人“破坏现状”。美国总统布什在与温家宝会晤后的记者招待会上,非常明确地宣布:“美国反对任何旨在单方面改变台湾海峡现状的行动,无论这种行动来自中国或台湾。台湾领导人的言辞和行为,显示他有可能有意片面决定改变现状,我们反对。”
  布什的谈话可谓“石破天惊”,这是美国第一次从模糊的“不支持台湾独立”的表述,飞跃为明确的“反对”表述。在美国大选临近的今年10月24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访问中国,10月25日接受凤凰电视台采访时说:“只有一个中国,台湾不是独立的,也不享受作为国家的主权,这是我们的政策,而且是坚定不移的政策。”这是继去年12月布什公开批判陈水扁以来美国对台独的又一次重拳出击,也是在立委选举前在台湾政策上向台湾“放话”。当陈水扁宣示在2006年的修宪将通过公投复决时,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11月29日突然指出:美国严肃看待陈总统的四不承诺,也认为这些承诺应该受到尊重,并要求陈水扁做出解释。
  胡锦涛于11月在智利举行的APEC首脑会谈中对布什说:我们两国共同认识到台湾独立的危险性,应该一起抑制独立势力的分裂活动。布什回答说:我们不支持宣布台湾独立的行动,也不会向他们送与此立场不同的信号。胡锦涛和温家宝在APEC会议和ASEAN10+3会议上分别同日本首相小泉会谈时,也都引出了小泉“不支持台湾独立”的言论保证。中国领导人在台湾大选前进行的这种外交活动,实质上有利于压缩台独言行在国际上的空间,从而压缩了台湾选民对陈水扁解决国际事物能力的“信任空间”。这种做法比1996年在台湾海峡的军演更有效果。

三、立委选举结果影响两岸关系前景

  据专家们的分析,选举结果对蓝绿的政治生态将产生不小影响。在“泛蓝”方面,连战的地位得到巩固,为国民党推动世代交替的计划拉开了序幕。被看好接班的国民党副主席马英九能否按时接班,在“泛蓝”过半后也出现新的可能性。如果马英九接班,在2008年的总统选举中“泛蓝”不无重夺政权的可能。
  陈水扁希望提高民进党在立法院的席次,以摆脱李登辉牵制的努力终告失败。在接下来3年的总统任期,陈水扁仍然可能因为李登辉的因素而无法大步向中间靠拢。
  国民党表现出色而亲民党掉落10席,使宋楚瑜的政治前途更加黯淡,透露出泡沫化的远景,国亲合并的压力也势必增加。如何重新寻找自己的政治定位,将是宋楚瑜选后最大的挑战。
  “台联”表现差强人意,显示李登辉影响力开始式微。年事已高的李登辉一旦撒手人寰,“台联”不无树倒猢狲散之虞,而李登辉如何处理与陈水扁的关系,也是选后应该关注的焦点。
  “泛蓝”过半,对于台独势力的壮大是一个挫败。在台湾立法院,修宪比制定普通的法律更严格,要有3/4以上立法委员出席,而且要出席者的3/4以上同意才能发议,因此不够半数的“泛绿”要想修宪搞台独,那真是“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更为暮云遮”。
  大陆学者相信台湾今次立委选举结果普遍受到欢迎,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在蓝营占多数的“立法院”,未来几年可以保持对陈水扁急独政策的制衡。比起“泛绿”过半对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的影响,可以说降低了两岸关系的风险,尤其是战争的风险。即使台湾是行政主导,但立法院也可以保持对行政的一定制衡作用,本次选举结果始终对陈水扁“台独”时间表是一个牵制。不用说巨额军购案可能无法在立法院获得通过,更遑论“公投制宪”的可能性。所以,这个结果对陈水扁政权来说绝对是个打击,而且其影响还会持续显现。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1/916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