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香港呼唤民主自由核心价值── / 53万人走上街头挥汗如雨
日期: 04年07月2期
  本报综合消息(记者 申文)在香港回归中国七周年纪念的7月1日,尽管特区政府主办的庆祝活动接二连三,尽管当天的气温高达35度、酷暑难当,但还是有超过50万的香港市民走上街头,继去年七一举行“反23条立法”大游行之后,于今年又举行了以“还政于民”及“争取2007年、2008年双普选”为主题的全港大游行。国际舆论认为,今年七一,香港依然爆发了不亚于去年规模的大游行,反映出中央政府在过去一年里实施的“经济挺港”政策失败,也显示今年四月进行的“人大释法”也没能扭转局面。香港作为“一国两制”的试验田,其前景仍然令人担忧。
  由香港泛民主派各政党团体发起的大游行,早在七一之前就受到关注。围绕着游行的主题、规模等,社会上有各种猜测和议论。此前,一篇题为“维护香港核心价值”,由香港300名学者和专业人士联署的宣言引人注目。宣言提出了“自由民主、人权法治、公平公义、和平仁爱、诚信透明、多之包容、尊重个人、恪守专业”等体现香港优势的核心价值。尽管宣言中没有提及“国家认同”,但联署代表指出,香港回归后,中国就是我们的国家,香港人反对港独,国家认同对香港从来就不是问题。这些核心价值的现实诉求,被归纳为“还政于民”和“争取特首、立法院双普选”——这也是本次七一大游行的主题。但在过去数月以来,“还政于民”已被北京严厉批评为“港独”,2007年及2008年双普选也已被“人大释法”否决。
  为此,数十万香港人于7月1日走上了街头。整个游行队伍于下午2:30分出发,经过铜锣湾、湾仔、金钟、中环之后,走向中区政府总部。不同的民主党派,如民主党、前线、职工联盟、街工等都高喊“还政于民”的口号。民主党打出了高20尺,上书“还政于民”的巨型横额;职工联盟则呼吁特区政府尽快制定最低工资及最高工时条例。
  今年游行的特点是,市民很早到场、年轻人主动参加、游行队伍秩序良好、标语较有特色。许多藉“自由行”之便来到香港的大陆观光客,在路旁观摩了香港的自由民主生态,也有人加入到游行队伍中,体验街头示威的经历。大游行在当晚8点左右结束,历时6个小时。游行人员还把象征争取民主自由的黄丝带绑在政府总部的大门上。本次游行的组织机构——香港民间人权阵线公布,游行人数超过53万,但香港警方统计为20万人。无论如何,并非政治动物的香港市民甘冒高温酷暑,以行动争取民主诉求,不仅出乎中央政府、特区政府的意料,也出乎民主派的意料。
  香港当地媒体对七一游行进行了全面报道:《明报》大标题是“53万热血,汗留民主史”;《成报》指出“挥汗游行,诉求多元”;《苹果日报》头版标题?“中国人的骄傲,香港53万人上街”;《新报》称“这个七一热透了”;《星岛日报》则表示:“七一游行,少了怨气”。《明报》社论指出,“单靠搞好经济不足以响应民众诉求。特区政府和中央政府必须聆听民意,发展民主,改善管治,才可能避免民怒积聚不散。”但另一方面,香港《文汇报》则引用前基本法草委、大陆法律学者许崇德意见称,全国人大释法已经否决了2007年和2008年实行双普选,权力机关做出的决定是很严肃的,不可能变更。
  香港特首董建华在大游行结束一小时后,马上召开记者会,表示“已清楚听到游行市民的声音,了解他们的诉求,知道大家的期望”。他表示港府施政在过去一年里有进步,但仍有不足之处,需加改善。香港将依照人大释法决定,按《基本法》规定循序渐进地发展政制,推动民主,最终达到普选。舆论分析指出,七一大游行反映的民意为民主派间接助选,其效果将会在今年9月的香港立法院选举中体现出来。
  在北京,针对欧盟报告和美国政府发言支持香港推行政制改革的意见,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说,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有能力和智能处理好香港事务,绝对反对外国人干预,坚决反对外国势力说三道四。不过,有香港当地学者明确认为,北京领导必须设法多做点事平息人民的不满,否则恐怕还会有更多的街头游行示威。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1/669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